团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团内新闻 -> 正文

学校举办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20周年研讨会及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发布日期:2025-06-27 来源:校团委

6月27日,学校在建龙报告厅、教职工礼堂先后举办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20周年研讨会及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宣教处三级调研员王磊,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副部长朱松华,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教育实践处副处长李志刚,北京团市委大学中专工作部副部长王若冰等上级部门领导同志,实践接收单位代表首钢股份团委书记周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庆红出席活动。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与会成员共同观看社会实践20周年宣传视频《实践绘就最美青春》,回顾学校自2005年以来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化育人体系的探索历程。

C99BA

彭庆红致欢迎辞

彭庆红致欢迎辞。他对在我校课程化建设过程中给予支持关注的上级部门和在我校社会实践相关工作岗位工作奋斗的老师们表示感谢。他表示,社会实践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我校师生两封重要回信精神,将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作为加强思政和社会实践的质效融合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高水平实践育人新格局。他希望与会领导嘉宾在此次研讨会上深入交流思想、聚焦实际问题,为我校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建言献策。

A4149

王海波作工作汇报

校团委书记王海波作工作汇报。他介绍了学校在社会实践课程建设20年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并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从发挥行业特色优势,持续强化思政引领力;聚焦实践质量提升,健全完善实践育人模式;持续增强实践效能,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动智慧赋能,为社会实践注入创新动能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2F1DA

石新明、熊宇平、刘广超、魏炜作主旨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群团发展研究院院长石新明,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熊宇平,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实践育人)办公室主任刘广超,北京交通大学团委书记、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发展研究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魏炜四位嘉宾分别以《<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创设初期二三事》《新时代实践育人体系化建设思考——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先锋社会实践体系的探索》《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思考》《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课程+”探索与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展路径,为推动我校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3DC7E

罗熊、宋伟、王丽莉、周萌进行交流研讨

在交流研讨环节,教务处处长罗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伟,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王丽莉,首钢股份团委书记周萌等分别从课程教学、思政融合、实践活动组织、校企协同育人等角度发表看法,与会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C9CD4

王磊总结讲话

王磊进行总结讲话。他强调,要引导广大学子深入投身社会实践,以真情实感付出。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协同和指导,通过系统化开展理论培训、规范化建设管理实践基地夯实育人基础。要着力打造实践育人品牌,将育人理念深度融入品牌建设,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763D0

出征仪式现场

研讨会后,学校举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全场师生共同观看了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主题视频《青春的足迹》。

7BE9D

王海波作社会实践工作介绍

校团委书记王海波就今年社会实践工作进行介绍。他表示,学校社会实践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以“红色教育+钢铁精神”的实践新模式,设立五大专项,组建390余支团队,前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实践活动,并在广泛征求了师生意见建议基础上,对社会实践课程的授课内容、评价体系、组织保障等进行了优化调整。

B665A

陈艺心发言

指导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艺心发言。她表示作为指导教师,要做理论转化的“摆渡人”,要当攻坚克难的“排头兵”,要成价值引领的“燃灯者”,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同学们在实践中实现“自找苦吃”到“破茧成蝶”的蜕变。

BAB70

李霞飞、苏烜、杨棉之、甘露、王亮、王丽莉为学生代表赠送书籍及实践礼包

C6E7C

朱松华、彭庆红、周萌、赵宝永、王丽红、刘震为实践团学生代表授旗

与会领导嘉宾分别为实践团学生代表赠书和授旗。

B284C

彭庆红总结讲话

彭庆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7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光荣传统,一代代北科学子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为国奉献钢筋铁骨。他指出,当前正值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的关键时期,要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切入点,构建更高水平的实践育人新格局,加强思政和社会实践的质效融合。一是要注重价值引领,引导广大学子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社会问题相结合,强化同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衔接。二是要彰显育人特色,以“大思政”体系建设推进“大实践”工作格局,构建“红色教育+钢铁精神”的实践新模式。立足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推动资源聚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进一步优化内容供给,为学生社会实践开发更多优质资源、提供更多有效指导。三是要聚焦实际成效,优化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充分考虑实践过程带给学生的成长提升和创造的社会价值,以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推动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81AE5

实践学生代表主题宣讲

活动现场,校级重点项目《走进“红色钢城”,弘扬“钢铁精神”》专项实践学生代表进行主题宣讲。他们以“铸魂、探路、砺志、溯源”的实践规划,展现了对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的坚定信心。

学校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领导同志、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及2025年社会实践工作组教师代表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