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团内新闻 -> 正文

国之盛事,有我青年!我校青年师生圆满完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活动保障任务

发布日期:2025-09-07

     当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的阳光洒向天安门广场,北京科技大学86名师生参与组成的广场合唱团,以嘹亮之音、昂扬之姿,投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盛大乐章中。他们用一百多个日夜的汗水与坚持,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让历史的回响与青春的激情在此刻激情碰撞。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科技大学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下,由校团委牵头组建了一支由86名师生组成的广场合唱团,圆满完成了各项演出任务。

     学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构建“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任组长,学生工作部部长和校团委书记任副组长,下设组织训练组、保障协调组、新闻信息组、思政工作组四个专项小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成员选拔中,严格遵循“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通过“院系推荐—资格初审—专业测试—综合评审”四步流程,最终选拔出9名教师和77名学生(含7名预备成员)组成学校的广场合唱团。团队政治素质过硬,其中师生党员37人,共青团员49人,党团员合计占比100%。

     在训练方面,学校坚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理念,共组织校内训练60余次,合唱训练近200小时,体能体态训练近100小时,形成“艺术素养+身体素质”双轮驱动模式。特邀曾指导建党百年广场合唱的声乐专家进行系统指导,通过阶梯式训练与个性化辅导,全面提升演唱水平。同时,注重意志品质和舞台形象塑造,开展站军姿、节奏跑、形体课程等训练。在4次分区训练、7次联合训练和3次全要素演练中,实现“零失误、零事故、零掉队”。

  学校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原则,设立专项资金,全面保障训练物资、场地与生活需求。定制训练服、防晒衣,配备冰毛巾、运动水杯、护膝等物资,提供能量饮料、营养餐包与夜宵,协调宿舍与24小时热水,确保师生无后顾之忧。

在积极参训的同时,学校还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活动全程。通过曲目内涵挖掘、爱国主义影片观影、抗战纪念馆参观、“铭记烽火 砥砺青春”主题展示等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政治素养。

在学校的周密组织和全力保障下,每一位参训的北科学子也在这场意义非凡的集体活动中,收获了远超舞台之上的成长与感悟。

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服务保障活动顺利完成。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师生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在这段特殊经历里的成长与收获。

  

      北京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负责整体活动组织的刘璐说道:“86人,120余天,300余小时,60余次校内训练、4次分区训练、7次保障性训练、3次广场演练,日复一日,精益求精,终于在今天,我们站在了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祖国的检阅!能够作为广场合唱团北京科技大学带队教师带领85名学生在第一现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我也深感责任重大。纪念活动广场合唱既是一次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堂激发爱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的“思政课”,如何能够通过挖掘演唱曲目的思想内涵与美育价值,将艺术表现与价值观塑造相融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坚定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决心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为此,刘璐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活动,成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团课学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等。她欣慰地说:“通过这些举措,充分发挥了党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体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工作,有效增强了队伍的组织纪律性与凝聚力战斗力,为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她协调教学、后勤、保卫等多个部门,将服务保障工作贯穿于训练筹备与实施的全过程,为参训师生筑牢坚实后盾。

      经管学院辅导员强珺,作为参训教师,在训练期间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她就像一位贴心的守护者,始终在细节处默默守护着每一位参训学生。“训练场上,我们为同学们定制北科专属服装和训练用水杯;酷暑难当,我们提前准备好冰凉毛巾、润喉糖;出发前夜,我们联系学校食堂准备暖心夜宵,聘请化妆师为同学们整理妆容;在广场上,为每位同学拍摄了一张单人纪念照……”强珺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一次次餐包的接收发放,服装的定制,物资的采购,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她的心血。“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参训师生能够安心训练,感受到独属于这个集体的温暖与感动。”强珺坚定地说。她深知,铭记来路,方能走向壮阔明天;珍视和平,更需以实力捍卫尊严。在未来的工作中,她愿继续做青年学子的同行者,与他们一起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华章。

资安学院辅导员王宗贤,曾作为广场合唱团成员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此次又以学校集散副指挥长的身份服务保障合唱环节。再次踏上天安门广场,他激动不已。“和四年前不同,这次作为带队老师,要协调合唱团大大小小的事项,才深切体会到当时带队老师的辛苦。”王宗贤感慨道。8月的3次演练,每一次前指挥部都会召开指挥长会议部署集散安排。他们的任务是将指令清晰精准地通知并落实。“现在不变的就是一直在改变”,40所高校的70多名指挥长紧密联络3000人的合唱团,做到令行禁止。指挥长会议后,带队老师开会讨论,推敲细节,确保指令简洁易执行。从登车协调交警、公交公司、学校保卫部门,到凌晨夜宵协调学校后勤、食堂,所有流程严丝合缝,只为“零失误,零事故,零掉队”。王宗贤感谢每一位参演同学和带队老师,他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文法学院的钟月同学回忆起这三个月,满是自豪与感慨。为了此次合唱训练,她放弃了暑期回家的机会,起初心里难免牵挂。但学校补办的集体生日,让她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训练间隙,蜡烛点亮,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唱生日歌、分蛋糕,那一刻,想家的情绪瞬间化作满眶的感动。这个与并肩奋斗的伙伴们一起度过的生日,比在家过更添难忘的温暖。有幸作为广场合唱团的一员,为阅兵贡献力量,用歌声传递历史的厚重与力量,这份难忘经历将永远镌刻在她的生命里,也将永远流淌在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实际行动中!


冶金学院本科生温俊辉说,当我真正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看着眼前的繁华盛世与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东风 - 5C 核导弹,听着坦克的轰鸣、战机的呼啸,唱着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时,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所有的苦累都在这一刻化为难以言喻的庄严与自豪。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我们唱响的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用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在天安门广场上,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86名师生以青春践行使命,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感与精神风貌。他们通过歌声回顾历史,以实际行动展望未来,向世界传递出这一代年轻人的坚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