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科大73周年校庆之际,“赓续精神 铸就脊梁”钢铁文化展正式开展。从人均粗钢产量不够打一把菜刀,到钢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到一系列大国重器上天入地、探月探海,中国钢铁乘风破浪、笃行致远。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各党支部共同走进钢铁文化展,在时光淬炼的陈列中触摸大国钢铁的强劲脉搏,于薪火相传的征程里追寻北科人铸就的红色基因。

近日,固体废物资源化党支部学生党员集体参观钢铁文化展,通过参观展览,支部党员们深刻感受到钢铁精神的力量,从中汲取奋进的动力。

展览现场,七大主题展区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从“废墟起步——从零构建钢铁工业体系”到“新时代新征程——大国钢铁逐步引领世界”,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之路充满艰辛与辉煌,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梦想。党员们认真参观,不时驻足观看、拍照留念,并与讲解员深入交流,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通过此次参观,不仅让师生们深入了解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更激发了大家对钢铁精神的深刻感悟与传承决心,进一步增强了党员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钢铁精神为指引,继续在科研、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奋进,为国家的钢铁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党员李永胜表示:展览中那些珍贵的展品和感人的故事,让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从废墟起步,到如今成为世界钢铁强国,这一路的艰辛与辉煌,让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北科大人,我深刻体会到学校在钢铁强国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北科大培养了无数钢铁人才,他们为国家的钢铁事业奉献了一生。这种传承和担当,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将钢铁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努力为国家的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党员赵继华表示:可以手撕的钢铁、可以织衣的钢丝、以及登上月球的弹性伸杆,充分展示了钢铁在新材料研发和高端应用领域的巨大潜力。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我国钢铁工业在技术上的突破,更彰显了我国在国际钢铁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在科研工作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钢铁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实验和研究中。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钢铁新材料的研发,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