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实践精神,凝聚青春力量——高等工程师学院“志愿同行.青春共进”志愿团校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化团学组织成员的志愿服务意识,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高等工程师学院于4月举行“志愿同行·青春共进”志愿团校活动。
活动期间,团学成员们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与专业特长,在社区服务、环保公益、助老扶幼、文化宣传等多个领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担当。
部分同学深入社区,与社区携手举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会。在书香氤氲中,他们深刻领悟到“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的深刻意蕴,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部分同学加入“雷霆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以一己之力汇聚社会正能量,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青春力量;还有的同学积极参与世界地球日校园志愿活动,在奖品兑换台前忙碌的身影,成为环保行动中温暖而动人的风景,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一次心灵的深度洗礼;每一次无私付出,都收获了成长与感动的丰硕果实。在活动结束后的感悟分享环节,团学成员们纷纷畅谈心得体会。他们表示,通过亲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显著增强,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韩宇泰说:参与《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会的志愿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活动中,通过与同学们共读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更加领悟到“青春需早为”的深意——青年当以理想为帆、以实干为桨,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讲师组织讨论时,看到伙伴们眼里的热忱与思考,我深切体会到思想碰撞的力量。这本书不仅是成长指南,更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以“自找苦吃”的精气神扎根基层、服务社会。未来,我定将此次感悟化为行动,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王预立说:褪去红马甲时,暮色正将斑马线染成金色。那些曾被车轮碾碎又被人性缝合的瞬间,在记忆里凝成晶莹的琥珀——原来文明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流动在街头巷尾的温度。当礼让成为双向奔赴的默契,十秒停留便能孵化出超越时间的永恒价值。我忽然懂得,城市真正的通行证不在引擎轰鸣中,而在刹车片温柔的叹息里。每位行人都是他人的倒影,每次驻足都在浇筑文明的根系。志愿服务的意义,或许就是让那些被生活追赶的人们,在斑马线上重逢人性本初的柔光。
金童心说:几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让我触摸到环保理念具象化的感动。当看到有人因兑换奖品而驻足了解旧衣再生流程,听到路过的同学主动询问下次活动时间,愈发相信可持续的未来正藏在日常的每一次选择中。地球不需要完美无缺的守护者,只需要无数人愿意弯腰捡起散落的星光——而志愿者的意义,或许就是让这些星光成为他人眼中的灯火。
王浩阳说:在指导少先队员勾勒纹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澄澈眼眸里跃动的求知光芒,让我真切触摸到传承的力量。这份跨越年龄的红色接力,恰似珐琅彩在铜丝间流淌凝固,将信仰的印记镌刻进时光。当孩子们将成品佩戴在胸前红领巾旁时,那份庄重令我眼眶发热。志愿者证书旁的笔记本,已悄然写下新时代青年最生动的注脚:以匠心守护传统,用热忱点燃未来,方不负这百年传承的青春礼赞。
本次“志愿同行·青春共进”志愿团校活动,以自主实践的创新形式,让团学成员们在志愿服务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团学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未来,学院将继续创新团校活动形式,开展更多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团学成员们在服务社会中展现青春风采,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