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智能学院与小关社区签订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协议暨授牌仪式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11-03

为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拓展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平台,20251030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北京市朝阳区小关社区在小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行“北京科技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协议签订暨授牌仪式。学院团委副书记张浩、花园路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科长王瑾、社区青年汇社工李晓、小关社区党委书记吴彦玲等共同出席仪式。

仪式上,张浩对小关社区长期以来为学院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年我院学子积极投身小关社区邻里节、植树护绿、环境美化、特殊群体关爱、科普宣传等多项活动中,展现了北科青年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赢得了社区的广泛好评。此次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学院推动“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走向社会、融入基层的重要举措,旨在将社区丰富的治理实践转化为生动的育人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向赋能。学院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

小关社区党委书记吴彦玲对学院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回顾了双方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础,并表示,“北京科技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的落户,既是对社区“海青”服务品牌的肯定与激励,更是校地携手共同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小关社区党委及团支部将全力支持基地建设,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努力为北科大学子提供更加广阔、更具深度的实践舞台。

经过充分协商,双方确立了以“助力社区治理、赋能学生成长”为核心的合作理念,明确将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文化共建作为未来重点合作领域,并计划在“智慧养老”、“关爱老年群体”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此举将推动我院学生的青春活力与专业智慧更精准地嵌入基层治理,既为学子们提供了贴近现实、服务人民的实践场景,也为小关社区的现代化治理注入了新的动能。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张浩与吴彦玲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北京科技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书》,并完成了“北京科技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的授牌。

花园路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科长王瑾、社区青年汇社工李晓对基地的成功建立表示祝贺,并对小关社区“海青”品牌活动及校地合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希望,“海青”活动能进一步与社区治理需求深度融合,实现高校与社区的共建共享、合作共赢。

此次实践基地的建立,为我院学生深入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社区民众构建了常态化平台。展望未来,学院将依托这一基地,引导更多学子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增长才干,为社会发展贡献北科智慧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