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秦硕和鸣实践团:携手支教,共绘非遗画卷

发布日期:2024-08-04

近日,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本硕同行实践团的“秦硕和鸣”小队,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尹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旨在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秦硕和鸣实践团孕育于北京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背靠经济管理学院本硕同行实践团,开展“支教+非遗”实践活动,旨在传授非遗文化,启迪学生心灵,促进乡村振兴。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尹镇中心小学,隐于陇南黄土群山环抱的偏远角落,自然风光旖旎。然而,教育资源匮乏成为其发展瓶颈,亟待更多支持与关注。

团队精心制作课件,开展模拟试讲,力求生动易懂;多次开会研讨,课程互动多样。定制支教方案,贴合学生需求,传承文化精髓,助力偏远小学教育发展。

支教分为非遗课堂、课上互动和户外运动三个部分进行。团队成员李武主讲非遗课堂,为学生讲述非遗知识;全体支教老师辅助活跃课堂,开展课堂活动;带动学生体育锻炼,放松身心。

支教活动成效初显,但也暴露出诸多不足与挑战。未来需精准互动,深化非遗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为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秦安县王尹镇中心小学的非遗支教中,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的重要性。与孩子们共同探索秦安的非遗瑰宝,见证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自豪。

然而支教方法仍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课程内容与形式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师资力量与专业培训,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支教活动结束后,可以建立长期跟踪机制,关注学生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这份宝贵的遗产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秦硕和鸣实践团支教活动的圆满结束,不仅在心田播撒了知识的种子,更让文化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之路。这段旅程虽告一段落,但爱与希望的传递永不止步。队员们满怀期待,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再次相聚,共同绘制更加绚烂多彩的教育新篇章。

(责编:王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