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能环学院学子荣获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十佳团支书”

发布日期:2024-05-15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十佳团支书”评选活动圆满落幕,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雅珅、2022级本科生钟雪松荣获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十佳团支书”。赤诚诠释初心,实干践行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彰显青年担当,他们思想坚定 保持鲜明政治品格,他们履职尽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勇担时代大任,争做时代先锋。

王雅珅,环境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能环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团委组织部负责人、2021级年级长,能源2107、环境213团支书,曾获雪迪龙奖学金、广州思能奖学金、新生人民三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获节能节水大赛北京市三等奖、节能减排科技竞赛校内二等奖等。任职以来,她探索建设2+1+3团支部建设模式,坚持“一个核心”,开拓“两个行动”,争做“三个先锋”。

她扎实推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严格对标看齐、奋力争创先进,支部入党申请率100%,支部成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按月度举办“立心铸魂,共议时政”交流大会和“书香党史”红色书籍研读活动,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获评院级标兵团支部称号,所在党支部获评校级标兵。

聚焦团日活动形式创新,她探索建设“1+N”主题团日思想引领模式,组建1个团日策划指导组和N个主题团日特色工作小组,支部全员发挥专长、共同参与策划各类团日活动,连续两年获评主题团日优秀团支部。此模式也已推广至学院其他支部并有效运用。

聚焦接力领路模式深化,她完善“钢筋铁骨,接力领路”多年级联动团支部建设模式,指导学院高低年级支部进行深化共建,支部结对开展学业规划论坛等活动,将优秀案例传承发展,学院每学期优秀团支部数量持续上升。

凝心聚力,挺膺担当,争做思想先锋。她主讲主题教育专题团课30余次,带领支部前往延庆区阜高营村开展红色“1+1”活动,帮助村民增收超15万元,被16家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作为核心成员,带领团队入选2023年北京高校“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她报名并成功入选学校首批“美丽中国”宣讲团成员,用红色血脉宣讲生态文明新风尚。

钟雪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能源2208、能动224团支书,曾任心协宣传部部长、学生处教育科助管。曾获沙钢奖学金、新生人民二等奖学金、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A类)二等奖、北京市第三十四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第39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七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六届废物利用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奖项。曾获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军训优秀学员、暑期创业训练营优秀营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能源2208和能动224团支书,钟雪松坚持党班团一体化协同建设的理念,通过全平台多要素加强团支部建设。根据支部特色,他组织开展了“新青年之思辨”等30余次的团日活动和10余次的实地研学,丰富团日载体,促进班团交流。在二十大开幕之际,组织录制“党,我想对你说”、“觉醒年代”等视频,致敬历史、脚踏实地、展望未来,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强国之志。在他的带领下,团支部荣获了“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的称号,并两次被评为理论学习主题团日“优秀团支部”。

学风建设方面,他秉持着“一个也不落下”的原则,构建“党员+宿舍——小单元大学业”学风引领模式,以同学辅导同学的方式,互助成长。作为团支部书记,他联系讲师开展习题课,创建学习资源库,制作期末复习课件并讲解。以“减低”“稳中”“拔高”为目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切实服务于班内每位同学的学业问题。朋辈引领,携手并进,学生党员全参与,困顿学生全覆盖,团支部加权成绩位居学院第一。

他积极探索构建团支部“3+N 科技创新平台”,贯彻“三个阶段,N个领航员”发展模式,打造创新型团支部。团支部全员参与竞赛,多人参与SRTP项目,累计孵化出多个科创成果,团支部在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各类竞赛中斩获多项省部级、校级奖项。

他组织成立“先锋引领团”,班级骨干牵头,同学们积极响应。支部成员在高峰论坛、首都赛事、国际会议等重大活动中贡献北科力量,担当青年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志愿实践故事。在大一学年中,团支部累计志愿工时达1342小时,第二课堂总积分879.5分。

暑假期间,支部成员调研环境问题、探寻非遗文化、关爱特殊儿童。多个实践团获校级金奖、银奖,被人民日报、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等4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多名支部成员为核心的澧泉科技实践团获中青报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TOP10,并获学校道德风尚奖。

(责编:王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