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高起,白露未晞,秋色染红,霜林如醉。”这是人们口头相传的香山华盛秋景的模样。满山遍野的红,让游人的心灵融化。自明朝时起,香山便已经因为它那满山的红叶而名满天下。如今香山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更是增添了它红色的色彩,让它的红更加深入人心。11月26日周日,机械2304团支部及全体班级成员特意前往香山,共同领略它的“红色美学”。



为了此次的出行,同学们带着坚强的意志克服了早起的难题。顺着东宫门检票进入,一座大气精致的古建筑大门矗立在正前方。透过大门,一个威严且庄重的宫殿浮现眼前,“勤政殿”三个烫金的大字在寒风中熠熠生辉。这样的景象,不由得让人虎躯一震,它仿佛在告诉世人,香山的闻名不仅是那满山的红叶,更在于它那深厚的人文内涵。
顺着路线前行,我们来到了翠明湖。冰雪封湖,万籁俱静,但已经无法冷却我们重燃的热情。在湖边追赶、玩冰、嬉戏,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童年,像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我们的旅途仍在继续。沿着山路爬行,在著名的古建筑“青未了”歇息休整,俯视山景,积极那与山峦融为一体的古寺。最后,我们来到了此行最终的目的地——双清别墅。初入庭院,一只黑色的大松鼠吸引了我们所有人的目光。它灵动地闪烁于古树之间,有着令人羡慕的自由与天性。

庭院的尽头是一间展览馆,陈列着这里的红色痕迹。从它得知,在毛主席进驻香山时北平虽已解放,但并不意味着结束,无数革命先烈汇聚于此,共同商议谋划渡江战役、全面解放中国的宏伟蓝图以及中国建设的大计......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且无可或缺的地位。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习主席也曾专程拜访香山。习近平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红叶舞丹霜后落,青山如画马前看。朔雁南飞秋满天,千林红叶色相鲜。萧条已是清霜后,烂漫偏宜落照前。”香山引以为傲的红叶固然很美,但终有萧条落时。红叶让香山闻名,但这里的红色精神让它不朽。
(责编:陈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