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路上,总有那么一个瞬间,惊艳了时光,是值得记录的点滴美好,用心捕捉最美瞬间,用情传承科研精神!
为了展现学生的科研风采与科研志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营造师生关心科研、支持科研的积极向上氛围,活跃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数理学院也寻找了全院“科研最美瞬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次比赛中涌现的学霸们的优秀照片,并祝贺这些获奖同学。
一等奖
祝邦恺:虹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虹是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是大气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我们采取卤钨灯来模拟阳光,玻璃珠模拟水滴。对入射玻璃珠的角度进行细微调整使得室内也出现了彩虹。背景黑板上是电磁学的一些小符号,暗示了这种现象本质是电磁学规律体现。
二等奖
诸嘉雯:光

光与影的交错,记录刻画在镜头里,保存在相册里,留存在记忆里。那些在实验楼度过的夜晚,那些在理化楼的片段时光,竞赛与科研,是一场令人投入的远征,而我坚信结果必定美好。
程疏桐:干涉条纹

这是我在实验楼,研究制作激光陀螺仪,观察到干涉条纹现象的照片。光学实验对精密度要求极高,我们受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启发,使用分光板将同一光源分成a、b两束光,再转动整个光路,就可实现Sagnac干涉效应,图中是我反复调制制作的装置,终于看到较好现象的情形。
赵安田:干涉条纹

光学实验是对精密度要求较高的实验,自主搭建仪器使两回形光路干涉并产生条纹是一个较难实现的现象。我们受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启发,使用分光板将同一光源分成a、b两束光,使其在闭合回路内沿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分别传播,使用反射镜与分光板构成正方形闭合光路,利用光速不变原理,再转动整个光路,就可实现Sagnac干涉效应。如图所示为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形成的较低级干涉条纹。
三等奖
陈仲铭




图一是用于手术中的传感器示意图,已发表于《AMT》,当时师姐提要求,我更改,一次次再版,使传感器的应用场景更直观的展现;图二是自研热电仪器的使用场景,已发表于《AMI》,后面两幅图一幅是脑机接口示意,另一幅是部分实验工具的三维展示,用软件作图将科研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使科研内容与结果更直观,不失为一种,科研美的展现。
彭元莉:移动的光路

如图是一个基于全反射原理搭建的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装置,激光经过液体折射出的光线照射在墙上,在暗室中格外明显,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将待测液体置于磁场中数小时,等待的过程漫长却意义非凡,付出终有结果。
宋玉梅:天天都是零起点

这是计算任务的其中一份结果。一开始完全不懂,总有无数次奇奇怪怪的报错,到后来通过看文献、学教程以及请教老师等,慢慢能够复现文献结果,终于得到目标构型的这份声子谱图。虽然它仍然需要改进,但在一次次error之后顺利得到这份结果的时候,就是科研最美的瞬间。
吐尔孙江


学如登山,动而益高,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我在科研的过程锻炼了过硬的科研能力,感觉到科研的辛苦。我更在乎探索和思考。
数学是很严谨的学科,我在数学学科的科研中严谨学习,积累科研经验。
我读的传记里的科学家克服困难的精神仍然是我头顶不灭的星光,遇到困难,我会积极查找文献,思考内层原因,力求找到解决办法。这是思考带来的乐趣和成长。
马聪:量子力学经典模拟

经典对量子的模拟,在电流的激荡里体会到属于物理的那份神奇。
结束语
科研与学术之路上那些数不清的日与夜、朝与暮都见证着每位同学平凡却闪光的成长。科研瞬间只是一个小小缩影,但是这小小的一隅却是我们成长路上珍贵的记录。岁末将至,敬颂冬绥。回忆将永远是大家心中的宝藏,无论网课当下的大家是游刃有余还是迷惘焦虑,你的每一分付出、每一份努力都将是你成功
(责编:梅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