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语言科学国际会议,踊跃参与收获颇丰

发布日期:2022-11-06



10月29日-30日,2022年第三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在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聚焦语言习得、加工和障碍这一主题。来自世界百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北科和云端,共襄学术盛宴,线上和线下参会人数共计1800多人次。

此次会议意义非凡,与会同学收获颇丰,下面来看一看同学们的心得感想吧!

21 朱张晨曦

金秋十月,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北科外院紧跟时代的脚步,在一年多的筹备之下,“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顺利在线上线下举行。会议聚集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时代需要,汇报了许多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语言科学研究。

听了国内外各位专家的讲座,我深感语言科学研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大意义,语言研究早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文科学科,更要顺应时代的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如与心理学、计算机、脑科学、神经科学结合等等。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也更要具有国际眼光和多学科视野,多参加国际论坛和国际会议,与国际和时代接轨,立足新时代,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需求相结合,方能在自己的领域里为国家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21 牛紫涵

第三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会议顺利举办,圆满落幕。我主要负责在筹备阶段监督展板制作,以及在会议举行期间现场腾讯会议管理工作和发言专家拍照工作。在这次会议筹办中,我最大的感想就是,看似顺顺利利的会议,实则琐碎繁杂,是很多人在背后辛苦细致筹备保驾护航,才能保证会议圆满成功。

此次会议锻炼了我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除此之外,更多的时候也考验了团队合作能力。例如,校对将近两百页会议手册是很繁琐的事情,虽然有特定的人去负责校对,但是我每个人都把责任承担起来,帮忙发现手册中的错误,遇到事情就去做去帮忙。

很高兴能在我的导师薛锦教授的带领下和各位老师同学们一起筹备会议,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能为这次会议筹办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21 王楚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此次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2022年第三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在正式会议前的彩排过程中,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外国语学院团队的专业性,整个工作进展高效、有序,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组织能力。与此同时,我也得到了来自不同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备受鼓舞,十分感激。

本次会议围绕语言习得、加工和障碍这一主题展开,介绍了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病理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对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了解,更为今后语言科学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 焦雨虹

“语言学研究到底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作为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时不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然而,本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维,让我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学习到了跨学科研究。

其中,北京语言大学的李宇明教授的发言让我印象极深。他探讨了“涉儿人群”与儿童语言的发展,他提到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加在“百科智慧”系统之上,与百科系统“协同互助”的。其中,“灵肉”协同的概念引发了我的思考,母语教育,外语/二语教育不能只关心语言系统,而忽视百科智慧,忽视脑身的体验。这不仅强调了语言研究与其他因素复杂联系的关系,更加指明了在人工时代环境下语言学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即语言科学。

此次会议,很多教授学者对不同人群,尤其是弱势人群的语言进行研究,包括有语言障碍的儿童、汉语失语症患者、听障/视障人群等。这让我更加领会到了语言学研究可以如何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如何将学到的知识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并发挥作用,如何利用前沿的科学技术、精密的仪器设备,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人工智能时代促进社会语言素养的提升。

22 张宁

第三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于2022年10月29日-30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会议以“语言习得、加工和障碍”为主题,涵盖与各种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得、加工、发展和教学相关的议题,邀请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语言科学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针对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对语言科学前沿研究进行深度探讨。

此次会议,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人工智能”以及“语言学”两个概念的认知。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语言资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也更容易获得。语言学研究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已有的研究成果来检验既有语言学理论,因此,人工智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

与此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结合人工智能研究热点,深入挖掘、探索语言学研究新领域。未来,在“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语言学者可以在人工智能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深入探索,深入发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提升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除此之外,语言学研究还要服务国家战略。今天,语言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对于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重视将有利于中国在新一轮人工智能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迅速占领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战略高地。

22 方薇

作为一名研一新生,我很荣幸参与了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无论是会议融洽的筹备过程还是深刻的学术内容都使我获益良多。作为此次会议的学生助理,我切身体会到了筹备重大会议的艰辛,其中不乏于会议圆满落幕之际的自豪与喜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次会议共历时一天半,背后却是语言科学工作组全体师生一年多的辛苦付出。会议的圆满进行离不开薛老师、尹老师的运筹帷幄,离不开学院领导沈书记、陈院长和任老师会前的心理建设、会中的细节指导以及会后的暖心鼓励,离不开参会主持老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行政团队卓越的技术保障和学生助理们的密切配合。此次会议的圆满结束,不仅扩大了我们学院在学界的影响,而且提高了学校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于我个人而言,在参与筹备会议的过程中,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了;在聆听会议内容的过程中,我的学术视野进一步开阔,对于语言科学有了更丰富的认知和更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将积极参加此类学术会议,在服务大众中提升自我。

22 王昱婷

第三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圆满结束,在参会旁听的这两天时间里,我感慨颇多,受益良多。我看到各国学术大牛侃侃而谈的从容,领略各领域最新研究的硕果,感受到思想与科学碰撞的火花。从语言的习得到加工再到障碍,每一位教授的研究主题都让我看到知识的力量,学术的光芒。人工智能能为听障视障人士带来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感知老年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一位教授用严谨又不乏生动的方式讲述着语言科学的最新发展动向。这场学术盛宴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更让我们思考该如何利用好学校提供给我们的资源来进一步提升自己。学术没有止境,我们的求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此次会议不仅有硕士研究生踊跃参与,博士研究生也积极参与其中,让我们再来看看博士师兄师姐的感想吧!

博士 卓俊静

很荣幸能够作为本次国际会议的会务组成员之一,参与到本次会议的工作当中。从3月份薛老师和任老师组织的国际会议筹备会开始,学院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各司其职,会议筹备工作拉开帷幕。作为会务组成员,大家陆续完成了会议注册问卷星的制作,投稿摘要的整理、邀请函发送、会议手册制作以及发放、国外专家线上测试等工作。在会议开始的当周,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又进行了三次会前准备工作。在会议举办的第一天早上,张校长和陈院长首先进行了开幕式发言。随后,主旨报告的专家们分享了领域内最前沿的学术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会务组成员所负责的控制台画面切换以及B站直播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大家密切关注腾讯会议,及时确认主旨报告专家是否提前到场、参会人员的静音状态以及聊天框内容等。白天的主旨报告结束之后,分论坛助理一起到学院楼304教室进行晚上的分论坛助理工作。大家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第二天早上,主旨报告专家的分享同样精彩纷呈,大家获益匪浅。之后,随着李老师和沈书记的闭幕发言,本次国际会议圆满落幕。感谢学院领导对会议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薛老师和任老师的精心筹办,感谢学院老师们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感谢大家点点滴滴的付出。

博士 谢东成

在本周六周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2022年第三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 ,听了这次会议后受益匪浅。主会场一共有22名国内外权威专家做大会的主持报告,主题丰富多样。主讲嘉宾对神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最新成果进行了阐述,我深感体会,语言是非常复杂的现象,语言学领域需要交叉学科来找到更多的研究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

同时,我还在分会场的小组报告中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主持分会场的是河北师范大学郭亚玲副教授。虽然是在晚上举办的分会场,大家学术交流依然非常活跃,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同时,郭老师对我们每一个发言者都进行了点评和建议,她希望我们对自己的论文能进一步完善。

我们相约于此,感想颇深、收获颇丰。

本次会议成功闭幕,圆满结束,让我们于下次盛会再次相聚!



(责编: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