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中国式的浪漫,也再次让世界惊艳。
而作为青年的我们,也在这次冬奥里作为一片片雪花,为冬奥贡献出了青年力量。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国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年轻的中国冰雪运动健将践行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让中国体育发出了更响亮的声音,成为新时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应积极传承冬奥精神,坚持体育锻炼,打造健康体质,培育钢铁意志,形成健全人格,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全面提升自我。
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青年的声音:
采矿专业19级本科生 陈路:
大家好,我叫陈路,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土资学院采矿192班。是本次冬奥会闭环内的一名志愿者。
当我读高中时,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令我记忆深刻,那时我便萌生下一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时,我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可能也是这种最初的想法指引着我前进,来到北京上大学,又在大一时毫不犹豫的在官网上报了名,最终通过面试成为一名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志愿者。在本次冬奥会中,我主要和防疫领域的老师们一起负责五棵松体育馆闭环内的防疫工作。工作内容大概是对场馆进行日常的防疫巡察,督促各领域规范佩戴口罩;接收来自闭环外的防疫物资,并按照各领域的需求进行发放;以及协助老师一起去处理一些突发状况。对于我们防疫领域的每一位成员来说没有轮休的机会,从冬奥会前的筹备工作到冬奥会结束,一个月的时间中,我们每天都要在岗位上待命,并且要做到随叫随到。防疫是各种服务保障工作的底线,当自己得知成为一名防疫领域的志愿者时,便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一丝松懈,在服务保障过程中,我终牢记自己的身份;秉持北科大“一直坚定、一点轻快”的惊叹号志愿服务理念,牢记北科大“钢小伙、铁姑娘的精神理念,全身心的投入到五棵松防疫工作之中,与本领域的老师以及同伴戮力同心、科学施策、精准发力、不辱使命,决战决胜各项防疫工作,最终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安全2020级研究生 卡尔亚尔·卡日曼
我在这次冬奥会中担任的是一名通行控制志愿者,主要职责是检查进出人员的通行证,从而确定他们是否有通过权限。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困难的事情就是我们需要对服务场馆进行熟悉。因为疫情原因,我们能到达服务场馆的次数并不多。我们第一次去到五棵松场馆是在去年的11月份,而在2022年的1月份就要开始上岗了,所以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我们要快速的去熟悉这个场馆的每个角落,当时是我们的主管张卓勋老师带领我们去熟悉场馆,还通过游戏的方式去让我们熟悉场馆的每一个地方。当然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来自不同学院的老师、同学。在这里也学到了细节决定成败这件事,我们在培训的时候预测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虽然我们想象过的这些情况并没有都出现。但是这些准备让我们在真正上岗服务的过程中能够非常自信的进行服务。我在赛事服务老师们的培训和带领下学会了很多,准备工作越精细才能在上岗服务时越沉着自信,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自身价值。
青春向未来
展望新的百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汲取冬奥精神力量,用实际行动回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爱国奉献,认真学习,努力拼搏,超越自我,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责编:周云帆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