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十期材苑“青椒”轻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1-12-05



共话教育志趣,畅聊育人心路。12月2日上午10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青年教师团工委、青年教师领航工作站举办的第十期材苑青椒沙龙“如何做好学生导师”讲座活动于主楼323顺利召开。本次活动邀请到赵海雷、宋伯仁、张铮教授,材料学系研究生辅导员李娟进行分享交流。副校长、材料学部主任、材料学院院长王鲁宁,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张秋曼出席本次活动,40余位青年教师参与活动。活动由青年教师团工委书记张朝磊主持。



王鲁宁发表致辞。他表示,年轻教师的加入为材料学院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年轻力量。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注意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教师应不断强化师德师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赵海雷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为年轻教师提出教学建议。她强调,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引入行业发展现状、前沿科研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建议各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邀请学者访问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眼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要与学生加强沟通,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反馈,调整教学计划、进度,因材施教,真正培养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宋伯仁分享了教学经验。他表示,青年教师应发挥自己时间充足、精力旺盛的特点,身体力行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力求在学术上更专业、更专心,做好学生科研道路的指路人;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尊重客观差异,耐心培养每一个学生;对于研究生培养,各位教师更要做好规划,使他们尽快参与到科研训练中,尽早确定研究课题,留出足够的缓冲期,确保将专业知识用于实践。此外,宋伯仁认为,教师与学生不仅是简单的师生、上下级关系,更是朋友、同路人,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赢。



全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获得者张铮作出分享。他表示,青年教师与学生年纪相仿,应该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以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会让学生在科研中更有热情。此外,张铮教授通过讲述“长征”故事,勉励大家唯有坚定信念、不断探索改进,才会获得成功,各位教师应把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工作目标,激发学生内在动力,锻炼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新时代有知识、有科研能力的人才。



李娟对材料学院研究生总体情况进行介绍。她指出,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中体量最大的部分,研究生、博士生具有年龄分布大、生源多样的特点。针对研究生、博士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显现状,各位青年教师要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科学看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构建权威型师生关系,必要时对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救助,成为学生重要的支持力量。青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和学术活动,锻炼综合素质,丰富科研生活,并定期组织梯队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学生归属感与凝聚力,更好地保障他们完成科研学习任务。



张秋曼作总结发言。鼓励青年教师结合本专业研究特点,将哲理性、科学性观点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自身应正确认识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通过不断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缩小代沟,并不断巩固自身学术思想、学术道德建设,树立标杆模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责编:周云帆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