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物简介
孔繁森(1944—1994),山东聊城人。196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参军,历任济南军区总医院警通排战士、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79年作为援藏干部赴日喀则地区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后改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兼县检察院检察长。1988年第二次进藏,先后任拉萨市副市长,阿里地委书记兼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阿里地区政协主席。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1994年11月29日,在新疆考察边贸工作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他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被追授“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25日,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个人 。

02
人生剪影
退伍复员,投身西藏。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
扎根西藏,一晃十余载。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8年,第二次入藏,担任拉萨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1992年,收养地震遗孤,年底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功在社稷,青春心献党。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曾率领相关单位,亲自去新疆西南部的塔城进行边境贸易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03
历史贡献
藏区工作
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拉萨工作期间,他走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多次爬到海拔将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担任阿里地区书记,促进经济发展。
捐助他人
孔繁森收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并以“洛珠”身份献血供养孩子,大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爱人民,爱高原。
04
重要语录及作品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人民政府的干部,要为人民办事,不想着人民,不为人民服务,就不要到人民政府来工作。人活在世上不容易,生命有限,但是要活的有意义,活着就要干点事,让社会和人民在你身上得到点东西,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责编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