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仲春时节,鸟语花香,车辆设计理论学术梯队团支部与汽车电子自动化及故障诊断梯队团支部响应校团委号召,以“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系列团日活动,于4月8日19:30在机电楼920组织团支部成员观看了党史剧作《井冈山》。
两个团支部的团员积极响应号召,准时到达教室进行观影。伴随着枪炮与硝烟的战争场面,电影开始了。
《井冈山》这部电影描绘了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向南转移,克服种种艰难困苦与内外阻碍,最终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朱德部队胜利会师的红色历史。影片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一下片段。毛泽东同志以诚相待,最终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将其招入队伍。之后,王佐的武装势力也接受改编,工人农革命军更加壮大,初战告捷一举拿下了新城。但在此时,省特派员周修明出现了。毛泽东同志好不容易壮大了队伍,却被责令改路去支援湖南暴动,还被开除党籍。离开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军队溃败,丢掉了后方的根据地。

观影感想——李子涵
今天,我以团支书的身份组织了车辆设计理论学术梯队团支部成员进行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系列团日活动中的观看一部党史剧作活动。在学院负责放映影片的同学来之前,我们并不知道会放映哪一部电影,但是报名的同学们都准时到场,完成了签到。
电影开始了,伴随着枪炮与硝烟,红军遇袭的惨烈场面出现,时间来到了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毛委员长率领部队向南转移的时候。在决定部队去向时,领导内部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但最后毛泽东继续向南的意见得到了更多同志的支持。之后,毛泽东同志对部队进行改编,但此时,一些落后思想的声音就已出现,余洒度等军官的思想觉悟并不够高,不认为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缺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最终逃离。之后影片中上演了争取地方武装势力的情景,显然这部分是我和同学们不甚了解的。虽然毛泽东比较顺利的取得了袁文才与王佐的支持,但是我仍然感觉到了其中蕴藏的博弈与危险,也感受到了党的壮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电影节奏随着新城一战的高捷达到高潮,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省特派员责令部队改路去支援湖南暴动,还错误地传达省委指示,开除了毛泽东的党籍。此时我注意到同学们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了几分。而后电影的节奏更为紧张,部队支援失败,后方根据地丢失,回到井冈山时,部队损失惨重,但是与刚收编地方势力时不同,此时每一位革命战士心中依然充满了一种精神——井冈山精神。终于,朱德的部队赶到了井冈山,胜利会师的场面中,战士们兴奋地跑着跳着,互相泼水,观影的同学们也转忧为喜。
本次红色观影的活动给我和支部同学们带来了更为生动的党史学习体验,更好的学习了井冈山精神,今后应当更多的举办这类活动。
观影感想——阳志
今天团支部组织了观看党史红色电影的团日活动,放映的影片是《井冈山》,我感触非常深。《井冈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开辟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最终与朱德部队胜利会师的故事。
在毛泽东带领部队向南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我非常有感触。老一辈们为了解救劳苦大众,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不应该忘记那艰苦的岁月。而整部电影看下来,我又重温了一遍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在出现内部分歧时,在有人逃跑时,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坚持党的领导更为重要,有了这样的思想指导,才能更好的奋斗。
我身为一名共青团员,要继承井冈山精神,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
观影感想——李航宇
看完《井冈山》后,我有了很多的思考和感触,特别是其中所体现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更应该是我们去铭记和传承的。第二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是当下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实事求是是对工作的认真,毛主席就十分深刻的理解并落实了这四字的真实内涵。第三点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即当下我们喊得最多的听党指挥,这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我们不变的信念。第四点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在红军出现之前,只要是军队就会和普通百姓有化不开的仇恨,而在红军来到井冈山的第一件事便是与当地老百姓搞好关系,开展群众工作。老百姓也是第一次发现红军与其他军队的不同,从此也就发展成了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从影片中这一点更是得到多镜头的描写。第五点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当时的军队没有谁给发军饷,没有谁给发粮,枪都是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当时的军队一穷二白,如果当时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不可能有现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不可能会有现今的新中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立根发芽的一个重要基础。
(责编:梅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