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井冈山会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来自硕20第二党支部的党员岳璞洁将为我们讲述“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会师过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
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
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砻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
胜利会师
1928年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返回砻市,立刻到龙江书院去见朱德。毛泽东同朱德的这次历史性的会见,是共产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
历史意义
1. 壮大武装力量。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会师汇集了湘赣边界革命的武装力量,井冈山业也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汇合点、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中国胜利的出发点。
2. 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事干部。井冈山会师后,一大批坚定信仰马列主义的工农红军指战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增强了革命信念,培养了革命意志,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敌作战水平。在伟大的井冈山斗争中,一大批优秀红军指挥员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历经艰辛磨砺,遍尝甜酸苦辣,脱颖而出,锻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代开国元勋。
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朱毛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推动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继续向纵深发展,迅速取得了“四至七月四个月的各项军事胜利和群众割据的发展。”
(责编:王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