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启老师!是导师,亦是朋友!
编者按
笔耕不辍、悉心育人。春风化雨、精心授业。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弘扬尊师重教的校园风尚,更好地展示广大教师风采,北科大青年融媒体中心将在“北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推出“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本科生“十佳导师”等广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欢迎各学院团委和广大师生积极推荐!
老师介绍
第九届“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
张来启
张来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为超高温难熔金属硅化物与TiAl金属间化合物、先进汽车用钢、先进可控电弧丝材3D打印、热喷涂。负责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他引千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
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奖项和荣誉称号。
人生导师
很荣幸有这样一位人生导师
我很幸运能成为张老师的学生,这样一位和蔼可亲,不端老师架子与我们打成一片,在生活和工作上对我们细心陪伴与耐心指导的人生导师。
——2021级硕士研究生 闫建辉
导吾以狭路,示吾以通途
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张老师课题组,张老师对我们学生的各项事情都关怀备至,从生活琐事到科学研究,张老师导吾以狭路,示吾以通途。其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独特的见解深深地影响着我,大大提升了我日常汇报和论文写作能力。
——2021级硕士研究生 李卉聪
和老师交流沟通没有任何距离感
在科研中,张老师指导到位,三个关键字为我们指明迷津,常常跟我们讨论到深夜。生活上,张老师非常随和,主动尽力帮助解决我们的困难,交流沟通没有任何距离感。
——2021级硕士研究生 贺昆
感谢他给予我无私的指导与帮助
他的专业知识渊博,总是耐心解答我的问题,激励我不断探索。同时,他也关心我的个人发展,给予我鼓励和支持。我感激他在我科研道路上的引领,也感激他成为我生活中的研师亦友。
——2020级博士研究生 魏旭
陪伴型导师
“陪伴型导师”是学生们为张来启老师打上的“tag”,更是每一位学生对张老师最真实的尊敬和认可。
以身作则,亲力亲为
作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本科生全程导师,张来启老师思维严谨、逻辑清晰,教导学生要时刻充满好奇心。不管是做实验、修设备,张来启老师总是对学生的需求有求必应,时刻满足学生在设备、实验上的要求,全年无休、不分昼夜,随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曾经为了研发摩擦片,张来启老师更是连续60多个日夜在实验室坚守奋战,带动着整个课题组共同前进。
每天早上7点不到,就能够在校园看到张来启老师的身影,晚上10点以后,还能看到他的办公室常亮着灯。他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陪伴着学生的成长。有学生表示,在自己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张来启老师总是会亲自到现场手把手地教导,经常陪着学生一起完成实验。
认真负责,能力过硬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张来启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张来启老师的课题组中,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的距离感接近于无,整个课题组氛围轻松融洽。“大家都是在以好朋友的身份在交流探讨问题”,2021级硕士研究生闫建辉这样描述道。
在学生眼中,张来启老师很大程度上地让他们明晰了整体的观念。他逻辑清晰,提炼概括能力出众,总是能够在学生陈述完一系列条理性不强的结果时,简洁了当地指出其中应该所细分的小点及其内部顺序逻辑性。
因材施教,善于引导
于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张来启老师一直坚持着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最大程度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有效发挥。他牢记着每个学生的点滴,在学生的每一份简历上、每一篇文章中、每一次对审稿意见的回复里,都能够看见其中满满当当的张来启老师的批注和建议。
在张来启老师看来,人生就是由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构成。而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他所做的,只是帮助学生厘清思路,积极应对。
在张来启老师的指导下,有60多人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种称号,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有的已成为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著名青年教授,也有的早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二级专家……
这样一位老师,对北科大青年们有着怎样的建议呢?跟着小青一起看看吧!
老师寄语
目标
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未来规划,是保研、考研、出国继续深造还是考公、就业,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院所/企业做实务或管理,有了目标就有动力和干劲。
勤奋
有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向着目标迈进,天道酬勤,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自律
保持自律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更是离目标越来越近的秘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和习惯,必能事半功倍。
好奇
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心,多思考,多问为什么、看问题的本质,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
能力
注重培养6大能力(尤其是研究生),查阅综述文献、试验方案设计、动手实验、数据分析挖掘、论文撰写、交际。
全面
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强体育锻炼,不能熬夜,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1-2个社团,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做自己
做独特的自己,做任何事情都逻辑清晰,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人云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