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用科技服务世界的追梦人。研发防抖餐具与医疗大模型,攻克材料腐蚀信息学交叉应用难题,赋予科技温度;传承科创薪火,走上讲台录制慕课,照亮满井学子探索征途。他把青春奋斗融入智能算法与人文关怀的交融领域,在传承与突破的双向奔赴中,书写着科技报国与薪火传承的时代答卷!

大二时,宋广轩和团队调研发现,全国帕金森病等震颤患者约有3000万人,作为“睿羹防抖餐具”项目的负责人和联合创始人,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款帮助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防抖餐具。博士生阶段,继续带领团队打磨产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将重点转向软件及算法研究,在工业设计、震颤智能诊断、二自由度防抖模型等领域深入探索。不断打磨产品的过程中,随着与医生和患者的深入交流,宋广轩渐渐感受到技术落地的温度。为了让更多人关注震颤人群,宋广轩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讲座和宣传提高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项目在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中获得特等奖,并被评为中国五强,成为学校唯一一支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赛的队伍,并在国际赛中获得First Price。

博士研究阶段,宋广轩专注于研究面向材料服役领域的知识图谱及大语言模型,发表SCI/EI论文4篇,4篇SCI论文在审,授权/公开发明专利4篇,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他针对材料服役数据建模中的非线性、小样本等难题,创新性地提出融合知识图谱与结构化数据的金属性能预测方法及含噪真实世界科学数据建模方法,相关成果在2024年中国科学数据大会和2024年世界腐蚀大会上分别作中、英文报告。
他参与科技部国家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发了“材料腐蚀大数据智能分析集成平台”、“一带一路材料腐蚀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网络化共享平台”等网站,实现了沿线材料服役数据的管理与人工智能分析,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上线应用,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及重要装备的材料选型和建设,所开发服务被中科院、宝钢等机构材料领域专家使用。
通过参与学术会议、实地调研及科研项目,他不断拓展科研视野促使他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同时在科研学习过程中,他也成为了华为开发者、百度灵境开发者、书生·浦语大模型优秀学员。博士生的学习经历,让他意识到科研不仅是理论的突破,更要服务真正的行业需求。未来他将更加坚定地追求卓越,以创新精神探索未知领域。

宋广轩担任自博20团支部书记、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并成为第15届“励志计划”学员,曾担任自动化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新生小班主任、班长等。在团委副书记任期内,他作为学院新闻宣传部部长,推动完成了学院官方QQ空间平台的认证与运营首年累计访问量达4万余次:带领部门发出推送277篇,累计阅读量9万余次;导演视频《春风十里》,播放量超过1.3万次。担任班长期间,他被评为学校首届“十佳班长”。
走出校园,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社会责任。在“励志计划”中,他参与了香港旭日集团、太钢集团等企业的调研,深入了解行业现状与技术前沿。这些经历让他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成长的关键,也让他更加坚定地将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

他始终注重将实践经验带回校园,反哺同学。他作为嘉宾参与“大学生工程创新”课程授课2学时,参加创新创业学院慕课录制,毕业vlog被校院多个部门采用为生涯规划课课件和招生宣传材料。这些经历让他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也让他更加理解“责任”的含义:它不仅是使命,更是成长的催化剂。学生工作让他从实践中汲取力量,从服务中收获成长。它让他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专业优势,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如何在服务他人时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地相信,真正的成长源于对使命的担当与对未来的笃定。
“博士的学习生涯接近尾声,剩下的北科校园时光,更要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理想。无论前路如何,我都愿以热忱回应挑战,以理性拥抱未知,用专业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