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能环学院铭记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本科低年级党支部与全体2025级本科新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发布日期:2025-09-24 作者: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新生厚植爱国情怀,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9月16日至9月21日,能环本科低年级党支部与学院全体2025级本科新生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铭记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参观学习活动。

走进馆内,厚重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泛黄的书信、锈迹斑斑的武器、定格历史瞬间的黑白照片,以及还原战时场景的实景展区,生动再现了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壮阔历程。支部党员与新生们认真学习“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背后的故事,了解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不时驻足凝视展品,眼中满是崇敬与动容。

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英烈纪念墙巍然矗立,同学们静默肃立,目光凝驻于墙上“为了民族解放和世界和平”的红色大字。字字千钧,光芒灼灼,仿佛英烈们不灭的精神之火,化作澎湃激昂的磅礴伟力,将那段从暗夜深渊迈向光明辉煌的峥嵘征程,镌刻进每一位青年学子的血脉与灵魂,熔铸成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丰碑。

此次参观活动,既是能环本科低年级党支部庄严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是学院全体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和入党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同学们不仅对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能环本科低年级党支部预备党员冯小乐表示,踏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历史硝烟扑面而来。吉鸿昌先生的《就义诗》令我动容“恨不抗目死,留作今目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与担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作为预备党员,我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铭记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能环本科低年级党支部预备党员谭宇宸表示,伫立在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的肃穆展厅中,仿佛听见烽火岁月里共产党人振臂高呼的回响。展柜中,带着弹痕的旧党徽依旧锃亮,泛黄的入党志愿书字迹力透纸背,“党员”二字的分量在我心中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参观的步伐愈加沉重,肩头的责任与心中的信仰愈发清晰。先辈们用热血与信仰筑牢的和平根基,从不是理所当然的馈赠,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尽,共产党人的责任永远在肩。

能源2501班学生邢博焜表示,八十年前风风雨雨,换今日国泰明安。走在抗日纪念馆的展厅中,看着一把把锈迹斑斑的砍刀与步枪,读着一封封泛黄的家书,从九一八的开端到平型关大捷的振奋,从南京大屠杀的黑暗惶恐到《论持久战》稳定军心。当步入南京大屠杀展厅时,门口那触目惊心的数心得字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之奉献精神始终提醒着我们,吾辈当自强,当以这青春之热血,守护这表里山河;以青春之热血,重铸盛世之荣光;以青春之热血,照亮明日之中华。

能源2505班学生钟淑涵表示,一踏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幅磅礴恢宏的浮雕——《血肉长城》便迎面矗立。它不仅刻画了紧握大刀、步枪的军人,更细腻塑造了普通民众:工人、农民、妇女、儿童……他们虽身份各异,却同样目光如炬,仿佛下一秒就要挺身而出,与敌人殊死搏斗。一瞬间,我便被拉回了那段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年代。走出纪念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日的和平与繁荣,奠基于无数先烈的牺牲与奋斗,同时,我的心中也充满使命感——以钢铁之志,铸就强国之基!这盛世中华,将由我辈守护!

能源2506班学生张意涵表示,踏入抗战纪念馆的这一刻,喧嚣世界骤然沉寂。在肃穆的展厅中,我看见光线投射在那些斑驳的文物上,仿佛为那段历史投上一层金色的哀伤。最令我触动的是两个战士走入城门的背影,城门上刻着四个字“大好河山”,正是抗战前辈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才换来我们现在的大好河山与幸福生活。在时间的长河中,纪念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走过这座桥,我们不仅看到了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更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