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功能型党支部组织集体理论学习

发布日期:2023-12-1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北京科技大学新时代“钢筋铁骨”育人行动,2023年12月13日上午9时,2023级硕士功能型党支部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博士后刘迪翔作“认识和把握多样化社会思潮”主题党课分享,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杨志伟、硕21级辅导员王瑞梓以及2023级功能型党支部全体成员参会,主题分享由硕22、23级辅导员马静主持。

分享伊始,刘迪翔以饭圈文化、“双十一”、弹幕文化、民粹主义等大学生关心的国内外舆情风波现象引入,依托思想理论动态调查,对社会思潮非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并列举历年来最受关注的社会思潮,结合《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分析了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弊端。

接着,刘老师讲授了改革开放至今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以“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001年加入WTO”为线索,阐释了社会环境影响社会心态。

随后,刘老师对相关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对“躺平”“泛娱乐化”“消费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青年思想行为进行分析,通过情绪感染和心理共鸣,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或信仰信念,进而影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最后,刘老师提出社会思潮的应对建议:把握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客观性,面对社会思潮所带来的各种形势变化;明确社会思潮从何而来、因何而起、走向何方,正视社会思潮的影响;直击问题,澄清认识,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用科学的理论战胜它,并用先进的技术力量战胜它。刘老师强调,要在思想与现实、政治与人文、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普遍性与独特性等多对辩证关系中认识把握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

通过本次党课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把握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客观性,应戒骄戒躁,克服一切不思进取、耽于安逸、躺平佛系的消极思想,激发出科研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转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