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物简介

吕其明,男,生于1930年5月,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安徽无为人。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他曾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
2011年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得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2017年12月,吕其明以《红旗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综合类最佳创作奖。2019年12月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吕其明“七一勋章”。
02
人生轨迹
20岁开始学作曲。1956年,26岁的吕其明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抗日根据地的生活给了吕其明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在写作中,他采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调式落音、音调,创作了一首具有浓郁山东地方风格、通俗、淳朴的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展示游击队员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5岁写就《红旗颂》。1965年,吕其明为第6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创作序曲。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器乐作品。当他进入构思、酝酿时,往事一幕幕跃入脑海:燃烧着的村庄,硝烟弥漫的战场,奋勇杀敌的战士、天安门前升起的五星红旗……他不由热血沸腾,乐思如泉涌,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拼搏,完成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的创作。

50载佳作频出。他陆续为故事影片《城南旧事》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交响诗《开拓》、《国旗·一九九七》、弦乐合奏《龙华祭》等十余部大、中型乐器作品及、《微山湖》等300余首不同体裁和形式的声乐作品。1980年以来,先后获24项音乐创作奖,包括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和第八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音乐奖。

60岁后的生活。1990年5月,吕其明离休了,离休后的吕老更加忙碌,管弦乐组曲《雨花祭》、弦乐合奏《龙华祭》都是他离休后的力作。其中《雨花祭》是为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写的背景音乐,这部作品长达60分钟,分为15个乐章。作为烈士的后代,吕其明不取分文报酬,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这部作品中。
03
主要贡献
作为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电影音乐作曲家。他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创作了300多首歌曲,其中包括广为传唱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他还创作了《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
(责编:祝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