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主义和纪律”的忠诚捍卫者 致敬百位英雄,迎接百年华诞(54)

发布日期:2021-06-16

人生简介

恽代英(1895-1931),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他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负责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主任,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1924年,恽代英从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作,编辑《新建设》月刊,宣传共产党的原则立场,批驳国民党右派的种种谬论。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杀害于江苏南京,年仅36岁。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生剪影

以演讲之力助政治训练

五卅运动风潮低落以后,党中央将恽代英调赴广东,以上海市代表名义,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后留在广州工作。

恽抵广州以后,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鲁易即请其往该校讲演,一般学生见恽衣冠垢敝,貌不惊人,目为乡下土老儿,不愿聆彼之讲演。不意恽一上台讲演,即彩声四起,盖恽固具有煽动天才,讲演尤为其之特长,既受学生欢迎。

以清贫之志成青年之梦

恽代英严于律己,作风朴素。他的堂弟恽耀苍回忆说:“他吃饭从不挑菜,未穿过华丽的衣服,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恽代英曾写道:“对于衣服,吾不喜华丽,每着丽服,心如有所不安……吾对于衣服之理想,以整洁为上,若华丽则勿取。吾意将终不服绮罗。为衣,但取轻暖,适于卫生而已。”

那时,恽代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足以使他过得很体面,可他每个月只花费几块钱用于个人开支,却拿出几百块钱来补贴他和林育南等人创办的利群书社,并通过利群书社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以影响更多青年,进而实现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

以爱国之心献祖国建设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蒋介石赏识恽代英的才华,也清楚他在共产党中的影响力,特地派人进行威逼利诱。

王震南对恽代英说:“恽先生,你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是中国青年的领袖,是国家杰出的人才,我们很器重你。你能回来工作,决不会亏待你。”然而,恽代英毫不含糊,义正辞严地答道:“我是共产党员,必须革国民党反动派的命。这就是我现在的庄严任务!”

狱中,他还说过这样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孟子有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人生的三种崇高境界高度凝聚在了恽代英身上,展现出舍“小我”铸“大我”的人生光辉,令后人景仰。

历史贡献

领导广州起义,武装夺取政权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伟大尝试,为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恽代英作为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全程参与了广州起义的决策、计划和实施,在广州起义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探索革命道路,传播新思想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著名政治家、理论家,在他36年的光辉生涯中,留下近300万字的遗著。他以极高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过程中作出独特贡献。

他翻译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一部分,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他撰写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22年发表的《为少年中国学会同人进一解》,文章号召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用革命暴力的方法来改造社会、实现社会主义。

重要语录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耀得暗室象白昼一般呢,但至少有些用处,可以使暗室中的人认识到一点周围的真正情形。

创业总是艰难的,敢于创业的人,便不应计较艰难,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革命。

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生路,而且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快乐。

善心生,亦惟劳乃乐也。

青年们尽可以张开眼睛,用自己的判断力以决定自己的前途。

责编:王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