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五四青年节,用奋斗谱写青春之歌

发布日期:2021-05-14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兴起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迅速发展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充分显示了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历史地位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重大意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是一个机会,是人们给自己创造的机会,更是人们对于压迫的反抗!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爱国革命运动,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起点。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不妥协,不放弃,是五四运动带给我们最坚定的信仰。

上一代的革命先驱,在为新一代的青年铺路,那么新一代的青年就要继承前人优秀的衣钵。上一代前赴后继,新一代继往开来!李大钊曾说:"为世界讲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愿你我都是那个有理想有能力的国家青年。

学生感想

历史永远无法泯灭五四爱国学生的生命光辉,尘封的历史中永远有他们的一页。在这激昂的斗争中,他们用青春,用鲜血,向世界证明!他们的爱国精神犹如一丝曙光照亮了当时蒙昧的荒原。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好时代。100多年前“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已然平静,但“振兴中华”的青春壮歌却一脉相传,回响不绝。我们是幸运者,面对新世纪,我们责任更重大。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将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让世界了解新时代的中国,了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外研19 刘聃

青年是春天花丛中最艳丽的一朵;是夏天河流中最热情的一滴;是秋天果园中最透红的一个;是冬天田野上最纯洁的一片。青年是奔腾不息的河流,终将奔向大海;青年是探索黑夜的烛火,终将照亮整个世界;青年是美梦开始的起点,终将把梦变为现实。

立志、追求、创新、爱国,这些都是美妙的音符。语言学帮我们把这些音符组合起来,谱写出一支青春之歌。在学海中遨游的我们,正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外研20 朱晓晴

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启了新青年们轰轰烈烈的为国、为民族,为理想、为信仰奋斗的诗篇,2019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教我们如何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感召伟大梦想接续奋斗。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爱国是永恒不变的精神基因。一百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一群青年人奔走呼号,那些热血的声音里透出的是属于他们的拳拳赤子心。总书记曾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爱国,融在了每个青年人的骨血里。

奋斗是永恒不变的时代底色。百年一瞬,中国实现了从家国未定到国富民强,从救亡图存到伟大复兴,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们的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以先辈为榜样,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外研20 杨红晖

1919年的5月4日,面对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进步青年纷纷走上街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他们不怕牺牲,只为换得中国的光明。最终,学生运动终于取得了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真正开始生根发芽,五四精神也因此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不断前进、不断奋斗,不断创新。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历史阶段,更需要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拼搏,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于我国的外事外交事业和全球化发展需要。

先贤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犹如生命的灯塔、人生的航标,指引着我们前行。因此,每一位青年,都应该牢记五四精神,为时代进步发挥自己的光与热!

——英语1702 阮世琪

时光荏苒,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曾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虽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而且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但奋斗、活力、热血永远是一代代青年人的青春底色。

作为新时代的外语专业学习者,我希望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能以更自信的中国青年的姿态,用外语发出中国之声。

——日语1802 卢丽薇

回望一百零二年前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全国哗然,青年学生群起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情形,它仍深深刻在我们每一个国人的脑海里。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排山倒海般的青年学生运动——五四运动。饱含赤子之心的中国青年勇敢地登上了国家舞台,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在混沌黑暗里积极探索着中国真正的出路。

一百零二年后的今天,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正以无限的青春活力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广西考察时说的那样:“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因此在这样的新时代下,党以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将出彩。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重新回顾那段曲折中冲破黑暗寻找光明的岁月,既是学习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我们不仅要珍惜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度树立起四个自信,积极学习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在每一个岗位上放光发热。

——德语18 邵星铭

于德语系学生而言,五四运动亦是一场归国留德学子的爱国主义运动。以柏林大学为模板,以洪堡理念为参照,蔡元培先生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办学理念;从德国兰克的实证主义史学中,傅斯年先生提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新史学理念。青年是国家的财富,新时代的青年更是“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应当继续传承五四精神,共同树立远大理想,化爱国之情为爱国之行,积极发挥语言学习优势,服务国家发展,为中外交流作出贡献。

——德语19 赵怡瑶

“海天阔,扬帆起航时。”五四青年节是纪念青年学生在国家发展中起到重大历史作用的日子。“峥嵘岁月如烟,星火精神燎原”,五四精神,是一种风尚、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使命、一种传承。当今时代,中国综合国力日益上升,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在始料未及的疫情中交出最高分答卷,在全球经济重创下成为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但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威胁与中伤从未停止。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更应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与时代共奋进,听党话,跟党走;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更应该拥有时代使命,全球视野,做文化沟通之桥,传中国青年之声,让青春为祖国绽放,中流击水,勇做时代弄潮儿!

——英语1901 徐若溪

步入生机勃勃的五月,我们就要迎来同样生机勃勃的五四青年节。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些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才俊们。我感动于鲁迅弃医从文的决绝,叹服于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的胆识,敬佩于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的气魄···而今年,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除了深深的感念和尊崇之外,我更感到了一份责任的传承与延续。作为一名新晋的英语专业学生,我曾无数次思考过我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我想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好中华文化,拥有宽视野和高格局,努力搭好中西交流的桥梁,向世界传递中国理念,更重要的是,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英语2002 黄靖茹

责编梅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