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系新闻 -> 正文

致敬百位英雄,迎接百年华诞㉘ 才子进步青年——高君宇

发布日期:2021-05-14

01

人物简介

高君宇,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1896年生于山西省静乐县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1912年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

02

人生剪影

少年高君宇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订购了《晨报》《申报》《康梁文钞》等进步书刊研读。

1915年,他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捐款翻印"二十一条"全文广为散发,组织游行和街头演讲,声援蔡锷等人护国反袁斗争。翌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

1918年5月,他参加了反对北洋政府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活动,成为近代中国学生运动史上第一次公开的游行请愿活动。

1919年5月4日学生爱国游行时,高君宇是组织和参加的骨干之一,和许德珩等十几个学生冲进赵家楼,痛打签订卖国条约的官员章宗祥,演出了"五四"运动壮丽的一幕。随后,他代表北大学生参加了北京学联的领导工作。

高君宇参加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筹办图书馆,命名为"亢慕尼斋"。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帮助建党,高君宇是重要对象之一。

高君宇曾做过孙中山的政治秘书,协助孙中山平定商团叛乱。

03

爱情故事

如今的北京陶然亭公园内,有高君宇和恋人石评梅之墓,述说着两枚象牙戒指引发的动人情话。

石评梅是高君宇生命中最挚爱的女性,生于1902年,山西平定人,是"五四" 时期著名的青年女作家,著有《涛语》《祷告》《偶然草》等书。他们在北京的山西同乡会上相识,共同的进步追求和兴趣使二人相互吸引。

为了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高君宇特意从广州买了两枚象牙戒指,一枚连同平定商团叛乱时用过的子弹壳寄给北京的石评梅作为生日留念,另一枚戴在自己手上。石评梅戴上了这枚特殊意义的象牙戒指,"用象牙的洁白和坚实,来纪念我们自己静寂像枯骨似的生命。"

责编梅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