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他是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其主持通过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告了大陆对台政策转向,也为未来的两岸交往提供了一个方针式的指引,具有纲领性的意义。然而,叶剑英同志在他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我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的贡献远不止此。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叶剑英同志年少时受到辛亥革命影响,立志报效国家。后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时期,他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张国焘企图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并企图危害党中央。叶剑英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立即报告毛泽东,为此党中央在巴西地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我党才能脱离险境。
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初,叶剑英在解放广东、剿匪斗争、经济建设、民主改革以及广州的市政建设等各项重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年文革期间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叶剑英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经过激烈斗争,他主持制定的中央军委八条命令,经毛泽东批准颁布执行,对稳定当时局势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系列行为惹怒了四人帮,为此叶剑英遭受打击迫害,实际上被解除了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职务。1969年10月,他被林彪以所谓战备疏散为名赶出北京,抱病辗转于湖南、广东等地,受尽磨难。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叶剑英高瞻远瞩,排除阻力,力主请邓小平、陈云等久经考验的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主张尽快平反一切冤假错案。
改革开放时期
1979年1月,叶剑英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并提出在海峡两岸“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和“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的方针。
历史贡献
叶剑英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追求真理、救国救民。他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护卫孙中山脱险,参与创办黄埔军校,驰骋东征和北伐战场,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名将。他从斗争实践中认识到,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从此他对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坚信不移,并为之执着地奋斗了一生。
叶剑英在六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为我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多次在历史转折点上力挽狂澜,他的一生就如同他所做的诗句“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一样。我们要向他学习,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责编: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