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两封重要回信精神,助力学校“钢筋铁骨”育人模式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定于2025年11月至2026年6月举办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七届“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钢筋铁骨 敢闯会创
二、组织机构
本次竞赛由校团委、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校友会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北京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学生中心主办,由广州众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提供竞赛奖金及相关支持,由各学院承办相关赛事。
竞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各主办单位负责人担任副主任,负责指导竞赛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竞赛的组织实施工作。设立竞赛工作联席会,由校团委、学院团委组成,负责比赛方案制定、作品参赛资格评判等工作。各学院设立院级竞赛组委会,负责竞赛宣传、组织、评审等工作。
三、竞赛内容
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七届“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下设五项赛事:创意竞赛、科技(社科)竞赛、创业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
创意竞赛针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开展,参赛作品可以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创意解决方案,或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科技作品制作方案,也可以是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创意方案。创意竞赛分赛区开展,由学院承办,各学院可根据学科特色自定赛区类型举办学生创意竞赛。鼓励将创意竞赛参赛作品转化为SRTP科技创新项目或创业项目。创意竞赛将于2025年11月至12月开展。
科技(社科)竞赛包含三类作品,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需有已成型的发明制作,同时提交研究报告(论文格式),介绍作品的研究目的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创新点和结论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只能本科生参加,需按照正式论文格式提交论文,建议按照论文相关研究内容,制作相应的可进行功能演示的实物作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需提交相应的调查报告。竞赛按学科专业分组,包含材料化工组、资源环境组、生命科学组、机械控制组、信息技术组、社会调查组,后续将根据报名情况对分组进行适当调整。社会调查组具体要求请查阅具体比赛方案。鼓励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技术服务和为企业或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撰写为社会调查报告进行参赛。科技(社科)竞赛将于2026年3月至5月开展。
创业竞赛鼓励各个行业的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学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竞赛按类别分组,包含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实创组(本科生创业组和研究生创业组)、成果转化组。创意组参赛项目须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实创组参赛项目须已成立公司(具体要求见参赛资格),成果转化组鼓励高年级研究生参加,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与市场化推广,围绕核心技术专利转化、实验室成果产业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向,推动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且已形成现实生产力。
创业竞赛将结合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高教主赛道、产业赛道成果转化组校内遴选开展,比赛将于2026年4月启动,结合摇篮杯授奖比例及北京赛区高教主赛道名额授予奖项、推荐项目参加北京赛区高教主赛道的比赛。具体的比赛方案待2026年4月左右进行通知。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须在推进革命老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参赛项目可以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也可以用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将结合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校内遴选开展,比赛将于2026年4月启动,结合摇篮杯授奖比例及北京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名额授予奖项、推荐项目参加北京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比赛。具体的比赛方案待2026年4月左右进行通知。
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旨在将学生创新实践和材料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需求,鼓励学生探索产业前沿问题,培养学生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交流和协作,通过校企协同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竞赛由广州众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结合企业需求出题,参赛团队自主选择命题,制作命题对策,要求必须是学生原创,必须结合公司提出的命题进行答题。
四、参赛资格
创意竞赛要求为大一、大二年级本科生,其他年级学生不可参与创意竞赛。
科技(社科)竞赛要求为在校正式注册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参赛,本科直博以及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前两年可以以硕士身份参赛(必须是读研究生的前2年,不包含读硕士2年后再转为博士的学生)。
创业竞赛中,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要求为在校正式注册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创业竞赛中的实创组、成果转化组除我校在读本硕博外,2021年及2021年之后毕业的校友均可参赛。实创组要求必须成立公司,公司法人代表必须为校友或在校生,并在报名时符合相应的股权要求(负责人股权不少于10%,参赛团队股权合计不少于三分之一)。成果转化组鼓励师生共同组建团队参赛,如已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2021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必须最高学历为我校毕业的校友才可参赛,若参赛报名时为外校在读,不可参加我校比赛。具体参赛资格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通知为准。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除在校本硕博学生外,2021年及2021年之后毕业的校友均可参赛,已成立公司的参赛项目要求公司法人代表必须为校友或在校生并在报名时符合相应的股权要求(负责人股权不少于10%,参赛团队股权合计不少于三分之一)。具体参赛资格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通知为准。
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中,在读本硕博均可参赛。
已获得往届国创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摇篮杯”系列竞赛奖项的项目,不得再次报名参加本届“摇篮杯”创意竞赛;已获得往届“摇篮杯”科技(社科)竞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项目,不得再次报名参加本届“摇篮杯”科技(社科)竞赛。
已获往届“摇篮杯”创业竞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的项目,可以报名参加本届“摇篮杯”创业竞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但不再授予“摇篮杯”奖项,可以获得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参赛名额。同一项目,不允许同时参加创业竞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若项目材料与往届参赛材料重复率大于或等于20%,负责人、团队成员均有更换,无论作品是否在往届比赛中获奖,均视为违规,一经发现,按抄袭处理。参赛团队报名后须提交承诺书,写明该项目往届获奖情况,并由学院审核盖章。
鼓励具有我校学籍的国际留学生参加“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五、竞赛赛制
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七届“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报名网站为yaolanbei.tiaozhanbei.net,创意竞赛报名时间由学院进行通知,科技(社科)竞赛将于11月24日开放报名入口,创业竞赛、红旅竞赛报名时间将于赛事开始前进行通知(约在2026年4月左右),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报名方式见具体比赛方案。竞赛的报名事宜需登录相关网站完成,竞赛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北科大创新创业竞赛”。
创意竞赛由各学院自主举办,学院竞赛赛制见各学院通知。科技(社科)竞赛采用院级初赛、校级复赛、校级决赛三级赛制,院级初赛由院级组委会邀请专家进行评审,校级复赛、校级决赛由校级组委会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创业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采用校级初审、校级复赛、校级决赛三级赛制,由校级组委会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广州众山精密材料大模型命题竞赛采用赛题团队组建与面试、赛事开展、项目终审和决赛答辩及评奖赛制,由校级组委会邀请专家进行评审。
六、赛事协同
鼓励学生在2025年11月至12月参加创意赛,同期申报SRTP并开展研究工作,于2026年3月参加科技(社科)竞赛,同时撰写商业计划书,筹备参加2026年5月举办的创业竞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
15个代表学校参加2026年“挑战杯”创业竞赛首都赛主体赛的项目和3-5个后备项目,拟授予北京科技大学第27届“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具体获奖等级经答辩后确定,获奖名额单列,不占用“摇篮杯”正常比赛奖项名额。
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单独遴选参赛项目,另行通知。
七、奖项设置
创意竞赛、科技(社科)竞赛、创业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均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根据竞赛成绩与报名作品数量,创意竞赛前10%(含10%)的项目授予特等奖和一等奖(特等奖约3%-5%)、10%至18%(含18%)的项目授予二等奖,18%至30%(含30%)的项目授予三等奖;科技(社科)竞赛前15%(含15%)的项目授予特等奖和一等奖(特等奖约5%)、15%至30%(含30%)的项目授予二等奖,30%至45%(含45%)的项目授予三等奖;创业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广州众山精密材料大模型命题竞赛的获奖比例见比赛方案。校级组委会根据五项竞赛各组报名作品数量,在评审中对个别组别进行适当的合并与调整。获奖证书中成员和指导教师排序以网站系统中填报的顺序为准,报名结束后不接受人员增加及顺序修改。
第二十七届“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设冠、亚、季军荣誉称号,科技(社科)竞赛每组第1、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评分最高的项目、2026年“挑战杯”校内遴选5个组别每组第1的项目,可参与冠军争夺赛,产生冠、亚、季军项目。创业竞赛、红旅竞赛参加冠军争夺赛的项目根据赛程时间确定。
竞赛根据积分制度对学院进行排名及奖励。对于积分排名第一的学院授予“摇篮杯”,对于积分第二至四位的学院授予“优胜杯”。积分规则如下:冠亚季军记200分;创意竞赛中,特等奖团队记80分、一等奖团队记50分、二等奖团队记30分、三等奖团队记15分,每项报名的作品记10分;科技(社科)竞赛、创业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广州众山精密材料大模型命题竞赛中,特等奖团队记100分、一等奖团队记80分、二等奖团队记50分、三等奖团队记30分,每项报名的作品记10分。以队长所属学院判定竞赛项目所属学院,可以2-3个学院联合培养项目,须向校级组委会提交说明,组委会审议通过后联合培养学院均可进行加分。
在“摇篮杯”所有赛事当中如若发现已获奖作品存在抄袭情况,则该项目所获积分作废,取消项目所获奖项并在学院积分中额外扣除50分;未获奖作品若发现抄袭(含未进入校级复赛的作品),项目所属学院积分额外扣除50分。使用往年项目材料继续参赛的,学院积分扣除方式与抄袭作品扣除方式相同。
八、竞赛奖励
1.学分认定。对参加此次竞赛的学生,给予科技创新学分认定,可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和学术实践教学工作管理办法》(校教发﹝2017﹞24号 校团发﹝2017﹞65号)中规定的相应科技创新学分。推荐保送免试硕士研究生时,学院可参照当年教务处发布的本科毕业生推免工作通知给予一定加分。
2.竞赛奖金。对符合《北京科技大学学科、科技竞赛奖学金实施办法(修订)》(校发〔2025〕2号)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奖学金。
3.政策扶植。创新创业学院、科大科技园为有注册公司意愿、有应用价值与市场前景的创业团队提供注册、场地、资金、项目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与配套优惠政策。
九、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规范程序、精心组织,为参赛选手提供良好的支持保障,确保竞赛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2.依托竞赛,教育为本。各学院要以“摇篮杯”竞赛为主线,重点突出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3.不断创新,加强引导。各学院要积极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引导大学生把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科学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4.跟踪培育,注重实效。各学院要加强对参赛学生及团队的跟踪调研和培育扶持工作,对重点项目除原有的指导教师外,另外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深化培育,注重成果转化。
联 系 人:蒋赛楠 鲁珂雅
联系电话:62334563
竞赛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北科大创新创业竞赛
竞赛官方公邮(投诉或反映问题渠道):
ustbtwsc_cailiao@ustb.edu.cn
竞赛报名网站:
创意竞赛、科技(社科)竞赛报名网站为:yaolanbei.tiaozhanbei.net。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vm/tUMH4Lt.aspx。创业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
附件:1.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创意竞赛比赛方案
2.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科技(社科)竞赛比赛方案
3.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
4.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广州众山AI+材料命题竞赛命题内容
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
202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