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悟行进
北京科技大学共青团理论学习周报
主编:校团委研究室 2020年12月7日 第12期(总第115期)
★学习进行时★
习近平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
并发表重要讲话
11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了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我们要认清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强调,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动、规划,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要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要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要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在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修订工作,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要加强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立法。要强化民事司法保护,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要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和效率,提升公信力。要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要完善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加大刑事打击力度。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要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
习近平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协同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要统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要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要鼓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习近平强调,要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知识产权领域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要继续抓好落实。要研究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要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研究制定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要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健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完善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抓紧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要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改进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研究制定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相关制度。
习近平指出,要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要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展示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要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倡导知识共享。
习近平强调,要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要加强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要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正当有力的制约手段。要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规定域外适用,完善跨境司法协作安排。要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责任,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相关协调机制,重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坚决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学习,熟悉业务,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本领,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实践指南针★
教育要情
1.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2020年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部署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高校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强化责任担当,开拓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保持了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各地各高校要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贯穿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谋篇布局、力量统筹、政策储备、风险应对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会议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落实好教育部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实施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要多种方式开源拓岗,力促多元供给,拓展就业新空间,支持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参军入伍,扩大科研助理岗位招募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要优化创新供需对接方式,力促提质增效,拓宽校园招聘主渠道,搭建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就业信息高效服务。要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指导,力促服务升级,努力做到毕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要精细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力促落实见效,实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继续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一帮一”行动,做好毕业生权益维护。要更好发挥就业反馈作用,力促质量提升,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推进就业综合评价,深化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就业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就业统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会议要求,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构建扩渠道、促创业、强服务、提能力、保权益协同联动机制。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事业单位招聘,推动国有企业扩大招聘,激励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做好“三支一扶”招募。要扶持引导创业创新,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提额降息政策,将创业培训范围向校园延伸,提供咨询辅导、跟踪扶持、成果转化等一站式服务。要提升就业服务品质,加大线上信息发布,增强线下服务品质,提供政策服务便利,更好满足毕业生多元化需求。要增强求职就业能力,开展职业指导走校园、走社区活动,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拓展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见习岗位,为毕业生走向职场提供更大支持。要加大就业权益保障,建立困难家庭毕业生、边远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帮扶清单,提供优先援助。持续清理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规行为。要深化实化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就业创业服务攻坚季行动,做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2.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深刻认识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牢牢守住教育系统疫情防线,毫不放松抓好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入冬以来,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校园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风险加大。《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深刻认识今冬明春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加强日常管理和聚集性活动管理,做好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因时因地因校细化防控方案,主动防范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常见传染病叠加风险。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扎实做好应对聚集性疫情准备,主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完善应急预案,严格做好食品采购人员防护,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强化应急演练。要加强健康教育,切实引导师生和家长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实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勤洗手、“一米线”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要持续开展冬春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助力冬春季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早谋划寒假和春季开学安排,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高校坚持“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要在当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指导下,及早谋划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适时发布本地本校春季学期开学安排。
3.“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湖北·武汉对接大会召开
2020年12月2日,教育部在武汉举办“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湖北•武汉对接大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出席大会启动仪式并讲话。
翁铁慧指出,在武汉举办对接大会,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搭把手、拉一把”重要指示要求,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促进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翁铁慧强调,以此次对接大会为标志,教育部全面启动“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重点推出七方面促就业措施。一是岗位拓展促就业,组织举办重点省份、重点城市、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等招聘引才推介系列活动,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招聘活动。二是政策引领促就业,开展“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中央和各地各高校出台的促就业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性岗位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开拓新的政策空间。三是优化指导促就业,开展“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活动月”,举办“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做到毕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四是服务升级促就业,建设“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构建部、省、校联通共享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就业政策和服务资源更多惠及高校毕业生。五是困难帮扶促就业,实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重点帮扶。继续实施全国高校对湖北高校“一帮一”行动。六是创业带动促就业,继续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挖掘新业态中的就业创业机会。七是狠抓落实促就业,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健全目标责任制,落实就业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体系。
对接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了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湖北•武汉线上、线下大型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万个;举办湖北•武汉校地校企对接会等系列活动,结合武汉产业发展优势和人才需求,开展了十大校地校企人才对接活动。来自参与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等方面的210余所高校领导和就业创业中心负责人,以及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高校毕业生代表参加了对接大会系列活动。
全团要讯
4.团中央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
2020年11月24日至27日,团中央书记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京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一系列重大判断、重要部署,研究共青团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精神的思路和举措,提出建设紧跟党走、勇于革新、朝气勃勃、青年满意的政治机关的任务要求,为全团特别是团的各级机关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作出示范。
在学习班上,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提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框架部署。汪鸿雁、徐晓、傅振邦、吴刚、关志洁分别作了专题发言,回顾总结了团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部署落实情况,围绕共青团引领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服务青少年更好成长发展、团结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这一工作主线,就进一步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从严治团,为深入贯彻中央全会精神建立组织保障、能力保障、机制保障、干部队伍保障,交流了思想认识。与会同志认真学习、热烈讨论、深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央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为召开团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了思想准备。
围绕全团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精神的行动部署,大家研讨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共青团更好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迫切需求,切实找准共青团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要着眼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少先队员深刻认识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充分理解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面临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激发跟着党奋斗的使命担当。要着眼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团的组织化动员优势、社会化动员经验和网络化动员特色,将服务青年寓于服务大局之中,引导团员青年心怀大我、融入大局,为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贡献青春力量。要着眼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以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为依托,重点加强政策倡导和社会倡导,制度化反映青年诉求,多渠道回应青年关切,将党的关怀更为直接高效地传递给广大青少年。
围绕加强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的组织保障,大家研讨认为,要深入领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团的基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团的基层基础对共青团充分履职尽责、更好担当作为的重要现实意义,坚持不懈“大抓基层”,以组织力提升为目标,全方位加强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团员团干部队伍建设,以改革思维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态,以信息化技术改进团的动员方式、提升动员效能,以覆盖广泛、充满活力的组织体系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深刻认识青年学生、少年儿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意义,不断完善“全团抓学校”工作机制,扎实履行“全团带队”职责,着力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实践育人体系,不断提升高校团学组织协同服务学生核心成长需求的水平,在新发展阶段更好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的独特作用。
围绕加强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的能力保障,大家研讨认为,要始终从团的主责主业和政治功能出发,积极面向青少年更有创意地做好中央全会精神的宣传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心中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大理想,准备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在青少年领域的具体表现,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给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探索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方法,加强分众化传播,推出实践化“产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以展现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现实素材深化制度自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充分体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进一步增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自信地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围绕加强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的机制保障,大家研讨认为,一个能够领会准、结合好上级机关和当地党委要求,掌握全、分析透团员青年实际,在最有效的切入点上设计工作、协调资源、推进落实的领导机关,是共青团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展现新作为的前提和基础。要紧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进步伐,主动适应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优化体制机制为重点,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加快构建更好彰显政治本色、更加契合青年群众工作特点、更趋现代化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共青团机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要要求在团内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理顺团内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厘清不同层级团组织的核心职能,确保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令行禁止、运转流畅;夯实各项基本工作规则和工作制度,着力提升团的各级机关的工作水准;改革创新社会化、群众化工作机制,着力去除行政化的思维定势和工作习惯;大力探索团的干部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更加符合新时代青年群众工作需要的团干部队伍;聚焦更好服务团的主责主业,系统谋划、加快深化共青团直属单位改革。
围绕加强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的干部队伍保障,大家研讨认为,落实中央全会精神、推动共青团改革发展,关键靠每一名团干部的担当作为。要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的标准和对团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全面把握时代发展和青年变化对团干部能力作风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着力锻造一支对党忠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忠恕任事、堪当榜样的骨干队伍。广大团干部要着力强化政治素养,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努力做到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着力提升工作能力,敏于求知、勤于思考,不断提升青年工作核心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青年前列;着力端正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长观,力戒虚浮之风和短期行为,从严求实开展工作;着力强健筋骨、敢打硬仗、增强韧劲,反对唯唯诺诺、患得患失,始终保持朝气、锐气、骨气;着力增强制度和纪律意识,养成按规则办事的自觉习惯,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进程中彰显新时代团干部的良好形象。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讨论了拟提交团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共青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行动纲要,并对团的十八大召开两年半以来全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各项重大部署落实情况进行了阶段总结和中期评估。
团中央常委、省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团中央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70余人参加学习研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学术三江源★
1.把握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姚颖在《把握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光明日报》2020年12月03日)中指出加强文化建设,不仅要加强文化实践的力度,而且要使文化建设体现内在的精神追求。为此,要深刻理解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礼赞我们时代的英雄,读懂我们时代的思想和情感,参透我们时代的选择和跋涉,使我们的努力与时代同频共振。
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描绘了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反映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的。只有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坚实基础,才能真正理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夯实文化自信的价值根基,增强文化前进的价值动力。
要从战略高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软实力,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与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要加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文化导向,兼顾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冀望和文化诉求,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布局,构筑文化建设的中国价值,在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书写和践行新时代中国价值观念。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在人们具体、可感的文化行为中。加强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要加强文化实践的力度,而且要使文化建设体现内在的精神追求。为此,要深刻理解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礼赞我们时代的英雄,读懂我们时代的思想和情感,参透我们时代的选择和跋涉,更好地认识时代、把握自我,使我们的努力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制高点上铭刻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使之承载人们的美好生活期待,以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定力,向世界展现走向复兴之路的中华民族的价值情怀。
要从价值观自信的维度强化文化发展的主体意识,深刻认识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系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关系到我国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为此,要以中国话语和中国文化彰显中国价值,在文明对话中消除偏见和误解,加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风采,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传播力度,提升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彰显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凸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呈现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2.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玉汉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遊在《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人民日报》2020年12月03日)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坚定理想信念对于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重要意义。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引导广大青年用初心砥砺信仰、用理论坚定信念、用实践增强信心,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用初心砥砺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开展好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把“回望过去”和“展望未来”结合起来,把用初心砥砺信仰与用信仰守护初心结合起来,不断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心用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用理论坚定信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对科学理论的笃信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把人民福祉、党的使命和国家前途贯通起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成为指引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强化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汇聚强大青春力量。
用实践增强信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加强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重在用事实说明问题,用实践证明真理。一方面,向青年全景展示、立体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引导青年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让他们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