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悟行进
北京科技大学共青团理论学习周报
主编:校团委研究室 2019年10月21日 第4期(总第86期)
★学习进行时★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的殷切期望
爱之深,责之切。从“五点希望”到“八字真经”,从“十六字诀”到“四点要求”,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无不透射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期望之殷切、要求之严格。现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的殷切期望梳理如下,供参考:
时间场合 | 简称 | 内容 |
2013年5月5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 “五点希望” | 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 “四点要求” | 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 |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 “八字真经” |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
2015年7月24日,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 | “十六字诀” | 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 |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 “四点希望” (“新八字真经”) |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 “六个下功夫” |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
2019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六点要求” | 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
1.“五点希望”: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一,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广大青年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二,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第三,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第四,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第五,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希望青年模范们再接再厉、严于律己、锐意进取,用自身的成长历程、精神追求、模范行动为广大青少年作好表率。
——2013年5月5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四点要求”: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3.“八字真经”: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4.“十六字诀”: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
习近平在贺信中说,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是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5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共青团帮助指导下,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组织青年、宣传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响应党的号召,胸怀祖国和人民,奉献社会和他人,积极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证明,当代中国青年不愧为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一代。
习近平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前进要奋力,干事要努力。当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习近平强调,青联和学联事业是党的群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联和学联组织一定要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推进自身改革,认真履行自身职能,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坚定地跟党走。
习近平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帮助和支持广大青年在时代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发光发热,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2015年7月24日,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
5.“四点希望”(“新八字真经”):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2014年我来北大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这4点要求。借此机会,我再给广大青年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我在长期工作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6.“六个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7.“六点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第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第二,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第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第五,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第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要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
——2019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实践指南针★
1.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全体大会召开
2019年10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全体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以“教育2035——对话世界的未来”为主题,探讨面向2035年的教育现代化,以推动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共同擘画国际教育发展的美好蓝图。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教育的进步也得益于积极向世界各国学习取经。开放带来机遇,合作促进发展;开放带来竞争,压力推动进步。中国始终将教育置于世界坐标中去学习、去比较、去思考、去合作,中国政府将加快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充分释放高等院校创新发展活力,将教育对外开放推向新高度。
陈宝生表示,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描绘了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现代化蓝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摒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零和博弈思维,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推动文明平等交流互鉴。二是着眼未来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站在人类命运的高度,更加敏锐地思考、把握和引领教育的未来,贡献智慧,共谋解决方案,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三是广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倡导同各国合作共赢,寻求和平、发展、繁荣的最大公约数,同心协力应对全球问题和共同挑战,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助力维护世界和平。
2.部分中管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9年10月17日,部分中管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希主持会议并讲话。
陈希强调,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好,把学校的各项建设搞好,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陈希指出,深入推进高校主题教育,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原原本本学习,结合实际学习,发挥优势学习,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检视剖析问题,扎扎实实抓好整改落实,围绕加强党建找问题,聚焦党性修养挖根源,围绕办学治校中的重大问题抓整改。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以更加有效的举措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层层压实责任,有效传导压力,突出分类指导,实现全员覆盖,加强统筹联动,提升整体质量,确保主题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3.孙春兰在浙江调研高等教育并出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活动
2019年10月14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浙江调研高等教育并出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活动。
孙春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国家发展能力。
孙春兰指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大限度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潜质。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大批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
在浙期间,孙春兰深入浙江大学和西湖大学,实地考察了学校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她强调,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紧密对接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协同创新服务能力,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要抓好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研究和教法改革,大力推动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瞄准世界一流,深化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全团要讯
4.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工作部署会召开
2019年10月15至16日,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工作部署会在京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聚焦破解共青团基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准确把握试点的重要原则和创新举措,推动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和迎难而上的闯劲,全力推动改革试点,努力实现试点成果在基层见效、在全团推广。
为探索全面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的路径,进一步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遵照党中央要求,共青团中央主持起草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经党中央书记处专题会议审议并批准同意,已于近日正式印发。
《方案》强调,基层是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基础,开展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是探索深化共青团改革、破解共青团基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提升团的基层组织力,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实现整体活跃。
《方案》明确了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主动适应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形势和任务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命,大胆创新创造,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方式、基层组织设置和运行方式、团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努力形成一批可推广、可持续的试点成果,推动地方各级、各领域共青团组织持续深化改革,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方案》明确,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团中央直接推动本次改革试点,各试点县(市、区)党委具体领导实施。各试点县(市、区)党委要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发挥首创精神,确定专人领导和协调本地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支持保障,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试点为期1年,黑龙江、浙江、河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陕西、新疆等省份的18个县(市、区)团委作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单位。试点地区所在地方省级团委要按照团十八大和团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部署,积极协助落实各项任务,大胆探索有效措施,努力推动改革在基层见效。各试点县(市、区)须建立落实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大力改革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对试点中的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经验参考站★
清华大学以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为牵引
夯实组织基础 激发基层活力
2019年6月5日,共青团中央印发《全团要讯——清华大学以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为牵引 夯实组织基础 激发基层活力》,报道了清华大学团委在抓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主要内容是清华大学团委坚持开展“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 按照“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基本原则,聚焦育人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过程指导,持之以恒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支部特色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供参考:
一、树牢基层导向, 持续深化 “支部评估”
1.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结合,不断将新的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融入“支部评估”制度体系。如1998 年,强调创新能力对于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200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辅导员作用。
2.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科学制定、严格实施班团集体建设三年规划。比如, 针对班团集体缺乏校级展示平台的问题,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 每年召开班团集体建设大会, 对先进班团集体和优秀班团骨干进行表彰, 举办集体建设成果展。比如, 针对原有骨干培养计划大多面向院系层面学生干部、较少覆盖班团骨干的问题, 积极争取资源, 启动实施了班团骨干寒暑期实践项目。比如, 针对原有培训课程体系没有对班团骨干能力素质进行明确界定、缺乏针对性培养的问题, 系统梳理了班团骨干的知识能力需求, 突出时代特征, 结合班团集体建设的最新经验和理论成果, 每年更新教学内容及案例, 明确每节课程的授课目标。目前, 清华大学团委正在制定新一轮的三年规划,“坚持长期导向, 不求短期行为”, 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基层组织强起来、活起来。
3.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切实加强“ 支部评估”的过程指导。按照“把目光投向基层、把制度落实到基层、把资源下沉到基层”的要求, 深入实施清华大学团委联系院系工作制度。校团委书记、副书记及各部门负责人分头参与所联系院系的团代会、“ 支部评估”风采展示会、社会实践总结交流会等活动, 制度化参加院系团支书例会, 全面指导所联系团支部的具体工作, 经常性参与所联系团支部的各类活动, 不断强化学校团委与院系团委、团支部的有效互动。同时, 注重发扬“ 基层出政策” 的优良传统, 鼓励基层大胆探索, 通过常态化联系、针对性调研等方式, 对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提炼, 形成制度成果。
二、 聚焦基本要求, 全面加强支部建设
1.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分层分类开展团员教育。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和各院系党委书记每年至少为团学组织骨干讲授一次团课。校团委书记、副书记依托课程教学,为基层团学组织骨干系统讲授团课。各院系按照工作要求,为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开设团课, 并在新生入学时,开展覆盖全体本科生的第一堂团课。各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要求,自主组织团员上团课。同时,清华大学团委每学期制定主题团日指导意见,提供主题团日参考话题, 举办全校性集中主题团日,并邀请校领导深入支部参与活动。
2.突出实践育人,基本实现本科生团员全覆盖。“支部评估”将实践活动作为思想引领方面的重要评价指标,引导团支部组织动员支部成员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各类实践活动。同时,清华大学团委每年选拔优秀社会实践骨干组建“社会实践百人宣讲团”进入支部开展宣讲, 引导学生团员再学习、再领悟、再传播, 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3.坚持党建带团建, 深入推进“推优入党”。清华大学党委将“推优入党”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举措,在院系(教学科研单位)党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推优入党”不走过场。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清华大学团委会同学校党委组织部制定了《清华大学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实施办法》。按照要求,各团支部积极开展团员思想教育工作, 结合每学期的团员民主评议进行推荐, 并协助开展对推荐对象的考察培养。对于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团员, 推荐其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人选; 对于尚未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团员, 推荐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4.注重学风营造,广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支部评估”将支部平均学分绩、不及格率作为评价学风的基本指标, 引导团支部加强学风建设, 在支部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发扬体育育人优良传统,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支部评估”将支部成员体质测试成绩和参与院系运动会、体育俱乐部、校系体育运动类协会以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情况纳入评价指标, 引导团支部组织动员支部成员参加体育锻炼。
三、支持特色发展, 不断提升支部活力
1.加大资源下沉力度, 为支部提供全面支持。在资金支持方面, 从2016年开始实施“班团资源支持计划”,设立“院系团委发展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一批有特色、有实效的支部事业和院系专项工作。3年来, 该计划已覆盖全部30个本科院系, 累计支持600余个团支部。在场地支持方面, 牵头完成学生活动空间一期改造, 正在建设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学生活动空间二期,全部开放给院系、支部使用。在指导性资源支持方面, 持续完善“主题团日+”资源包, 坚持办好“主题团日工作室”,邀请相关教师、辅导员,通过线下约谈、支书沙龙、线上辅导等形式,为支部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
2.抓好班团骨干培养, 帮助支部建强核心团队。着力优化骨干培训体系。建立以新生骨干训练营、学生社会工作概论课、班团骨干实践、社工案例研讨课和暑期团校为主体的“学习—实践—思考”递进式骨干培养体系, 同时积极支持和引导院系自主开展技能培训、经验分享、专项培养计划等骨干培养工作。每学年, 参与各类课程培训、社会实践、岗位锻炼等培养环节的班团骨干超过3000人次。着力推动荣誉奖励向班团骨干倾斜。从2015年开始, 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荣誉评选中, 班团骨干所占比例达到三分之二。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采用“2+N”形式,即2个名额给予院系层面, 其余名额原则上给予班团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