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悟行进
北京科技大学共青团理论学习周报
主编:校团委研究室 2021年4月19日 第6期(总第122期)
★学习进行时★
4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受29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4月的北京,春光明媚。人民大会堂北门外,礼兵整齐分列两侧,号手吹响号角,迎接使节们到来。
使节们沿汉白玉台阶拾级而上,在巨幅壁画《江山如此多娇》前,依次向习近平递呈国书,并转达各国领导人对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
他们是:阿富汗驻华大使卡伊姆、希腊驻华大使伊利奥普洛斯、波黑驻华大使布克维奇、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罗班松、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东帝汶驻华大使桑托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驻华大使西瓦斯、苏丹驻华大使加法尔、毛里求斯驻华大使王纯万、尼泊尔驻华大使潘迪、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克、摩尔多瓦驻华大使贝拉基什、丹麦驻华大使马磊、比利时驻华大使高洋、阿曼驻华大使纳赛尔、冈比亚驻华大使康蒂、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萨义德佐达、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委内瑞拉驻华大使普拉森西亚、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斯里兰卡驻华大使科霍纳、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尤里、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几内亚比绍驻华大使恩巴洛、朝鲜驻华大使李龙男、伊拉克驻华大使赛义德、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联合国系统新任驻华协调员常启德递交委任书。
习近平同他们集体合影并发表讲话。
习近平请使节们转达对各国领导人的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抗新冠肺炎疫情,谱写了国际友好合作新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中国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今年也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冬奥会明年举行。我们有信心在各方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克服疫情影响,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历来珍视友谊、爱好和平,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各国人民深化友谊、增进互信、扩大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希望使节们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和联合国同中国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实践指南针★
教育要情
1.陈宝生调研北京教育工作
2021年4月9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赴北京市调研教育综合改革及党史学习教育情况。
陈宝生指出,北京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工作和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坚定的政治意识、鲜明的首善标准、深邃的战略眼光、精准的专业水平、强烈的历史责任、优良的工作作风,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发生格局性变化。各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深入思考谋划教育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优化教育生态等方面探索了不少可复制推广的有益经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希望北京教育把巩固拓展作为全年工作的主调,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顶层设计、分层施工,条条督导、块块统筹,条块协同、狠抓落实”,聚焦抓好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推进教材建设“一规划四办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强化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等,扭住关键、以点带面,切实推动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陈宝生强调,办好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导向,秉承“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国即目标”的办园理念,创新游戏教学模式,促进幼儿智力发育、语言发育、身体发育,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要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机制,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政府定制度,学校练内功,家长转行为,打出政策组合拳。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到位、改彻底,切实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陈宝生指出,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大契机。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创新话语体系上下功夫,用好生活的语言、学术的语言、个性的语言、时代的语言、孩子的语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大力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水平,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发掘学校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挥教育战线独特优势,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学理与方法支撑,推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加深入人心。
2.教育部启动编写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读本》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2021年04月14日,教育部党组决定组织编写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读本》。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之际,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时,4月14日,教育部召开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读本》编写工作启动会,正式启动编写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出席并讲话。强调编写《读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家安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读本》编写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统领教材,创新呈现形式,打造融思想性、政治性、学术性、适宜性为一体的精品教材。
中央有关部门和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主编、编写组主要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据了解,《读本》将于2022年春季学期试教试用,2023年春季学期将全面投入使用。
3.全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建设论坛举办
日前,全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建设论坛在天津举办,论坛旨在促进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交流。
据介绍,论坛由全国高校“数字马院”联盟、《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天津市形势与政策课程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做了题为“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领悟党的百年历史”的报告。他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习党的精神谱系,将进一步增强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精神动力,彰显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意义。
论坛上,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兰英表示,办好思政课是我国教育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要不断探索满足大学生获得感的“桥”和“路”。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朝阳以“关于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思考”为题,从融入重点、融入的重要前提、融入的基本要求、融入的重要途径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推进党史内容融入“纲要”课的重要思路。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丽敏作了题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建设的‘四个紧扣’的报告,提出党史融入“思政课”要紧扣党史的主题与主线、紧扣学习党史的根本目的、紧扣学习党史的科学方法、紧扣学习党史的先进手段。
据悉,全国高校“数字马院”联盟于2020年7月在北京成立,现有会员单位409个,既包含全国重点马院,也有各级各类本科高职类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坛举行了“数字马院”联盟“青苗计划”的发布仪式,联盟首席培训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熊晓琳介绍了北京市思政课新上岗教师培训的经验和模式和“青苗计划”的方案设计。
据悉,“青苗计划”通过精准的模块设计和顶级的专家团队,帮助全国思政课青年教师找准职业定位,提升核心素养和专业技能,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本次论坛采用现场参会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170多所高校的24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
4.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2021年0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特别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熟悉党的历史,准确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感悟思想伟力,学习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经验的认识,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党史中汲取自我修养的力量,养成良好道德素质,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党史中汲取昂扬奋斗的力量,继承发扬革命精神,不断激活青春动能,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特点,切实增强教育实效。在组织形式上,坚持学校教育主阵地和课堂教学主渠道,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好党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主线,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全过程,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与学生“同向同行”。创新教育理念,丰富平台载体,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学起来、唱起来、讲起来、做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在青少年群体中澎湃涌流,引导青少年立志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强化时代特色。注重“结合当下讲当时”,拉近青少年和党史的距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例如,可以采用穿越时空的“同伴”教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党史的写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前赴后继、浴血拼搏。给青少年讲党史,不妨从这些“同龄人”的故事入手,激发见贤思齐的动力,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
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引导青少年准确把握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要帮助青少年树立大历史观,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和全球风云中探究历史规律,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在思辨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团要讯
5.202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召开
2021年04月14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2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重点工作。即日起至5月20日,通过“西部志愿汇”微信公众号和西部计划官方网站接受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报名。
会议指出,2020年西部计划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踊跃参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志愿服务,成为青春战“疫”、助力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西部计划项目面向基层、西部贫困地区的就业导向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项目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项目综合效益进一步凸显。实践证明,西部计划是很有实效的实践育人工程,同时在促进就业、引进人才、助力扶贫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会议强调,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级西部计划项目办要深刻认识西部计划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西部计划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考虑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相匹配,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形势相匹配,与共青团“三力一度”工作布局相匹配,面向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各级西部计划项目办要坚持稳中求进,狠抓落实,高质量抓好招募培训、服务管理、实践育人、就业促进等重点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好在岗服务志愿者的党史学习教育。要高度关注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变化,在西部计划全流程工作中主动适应调整,做好在岗服务志愿者的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是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西部计划18周年。18年来,累计派遣3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2021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规模继续保持两万人,地方项目继续保持着可观的规模,分为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7个专项。
★学术三江源★
1.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重大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龚云在《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重大意义》(《光明日报》2021年04月13日)中指出,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就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到党的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二次飞跃就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在国际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决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对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这个理论发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阶段,丰富和发展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党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会实现新的飞跃!
2.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丽平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人民日报》2021年04月15日)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发展和安全辩证统一关系、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重要部署。辩证把握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对于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和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只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忽视安全的发展是存在隐患、不可持续的;忽视发展的安全是基础薄弱、不能长久的。前进道路上,我们既要以安全促发展,又要以发展保安全。
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领导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得益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和安全相统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注重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实践表明,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的宝贵经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需要强调的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风险挑战的准备。要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新形势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坚持两点论,实现发展和安全相得益彰。一方面,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以高水平国家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统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重点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另一方面,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史再回眸★
1986年4月12日 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1990年4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提交的浦东开发开放方案。上海浦东新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新区。此后,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新区陆续批复设立。到2018年底,全国共设立19个国家级新区。
1950年4月13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的新婚姻制度。这是扫除我国封建旧传统,实现妇女解放的一件大事。
1971年4月14日 周恩来总理会见应邀来访的加拿大、哥伦比亚、英格兰、尼日利亚和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并发表重要讲话。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访,是毛泽东亲自决定的。这一举措大大推动了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历史进程。
2006年4月14日至15日 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大陆宣布采取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10月17日,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博鳌举行。大陆推出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政策措施。
2014年4月15日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984年4月16日-25日 国家体改委在常州市召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认为,沙市、常州、重庆等市的实践表明,搞好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对于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改革形势的需要,会议提出: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步伐;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开放市场,搞活流通;探索城市新的计划管理体制,完善市领导县的新体制,增加一批改革试点城市等项措施和建议。
1959年4月17日-29日 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推举毛泽东为全国政协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主席。
2003年4月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汇报。当年春天,我国遭遇一场非典型肺炎疫情重大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4月18日
1955年4月18日-24日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团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同其他与会国家一起,为会议的成功作出贡献,共同倡导形成“万隆精神”。通过这次会议,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1959年4月18日-28日 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