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研究

北科大共青团理论学习周报(2021-2022-1第4期)

思悟行进

北京科技大学共青团理论学习周报

主编:校团委研究室         2021年10月18日       第4期(总第133期)

学习进行时

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全局出发,继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规则得到全面实施,要加强对宪法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自觉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要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习近平强调,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各级“一府一委两院”要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作出的决议决定,依法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习近平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

习近平强调,要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定期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指导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各级人大常委会党组要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习近平强调,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习近平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习近平强调,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国际社会哪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来评判,而不应该由自以为是的少数国家来评判。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习近平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

栗战书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深刻回答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内涵、理论内涵、实践内涵,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

栗战书强调,要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确保人大各项工作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根本方向;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人大工作,切实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工作,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要着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全面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打造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实践指南针

教育要情

1.加快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 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211012日,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材质量为重点,创新教材建设理念,增强教材育人功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

孙春兰指出,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要坚持统筹为主、统分结合,加强教材系统规划和建设,根据同学段学科、不同类型教育的特点,推动大中小学教材、不同学科教材有机衔接,既要传承经典、保持课程内容相对稳定,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要加强教材全过程管理,只要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进入书包的教材必须严格把关,规范选用机制,形成高质量教材有效普及、劣质教材加速淘汰的机制。各地各部门和学校要加大经费、人员、项目等支持,加强教材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意见》提出,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培训,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打造一批高校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品牌。完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坚持政府引导、公益支持,支持行业企业深化赛事合作。

《意见》明确,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校内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免费开放。鼓励各类孵化器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放一定比例的免费孵化空间。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做好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知识产权确权、保护等工作,加快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大对创业失败大学生的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救助机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及时收集国家、区域、行业需求,为大学生精准推送行业和市场动向等信息。加强宣传引导,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高校的好经验好做法。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税扶持和金融政策支持。加大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做好纳税服务,强化精准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商业可持续原则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早期投资与投智。

《意见》要求,教育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指导,督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政策的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教育部、上海市共同成立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密集优势,把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好、讲授好、传承好,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新一轮部市共同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教育部、上海市近日成立全国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2021109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和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文容出席成立仪式并为中心揭牌,16位著名专家学者受聘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

翁铁慧讲话强调,要从政治高度、历史维度、理论深度、实践效度上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道德优势。研究中心要在提高重大专项任务协同攻关能力、创新重大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方式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国内首屈一指、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交流合作平台、成果集聚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文化传播平台。

胡文容讲话指出,上海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独特优势,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好展现上海高校与时代、与国家、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气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行、高质量产出的定位,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在教育部指导支持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具体承担研究中心建设任务。研究中心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上海、面向全国,重点在理论创新、转化运用、成果集聚、合作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当天,举办了首届学术研讨会,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著名专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重要红色场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期刊以及上海相关高校负责人等,就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深入研讨。


全团要讯

4.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盘点五大亮点

20211013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南昌大学正式拉开帷幕。经过激烈角逐,1085个项目入围总决赛,百国千校学子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齐聚英雄城南昌切磋创新创业成果。本届大赛呈现出五大亮点:

亮点900余万人次报名参赛 提振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第七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聚焦建党百年的特殊时点、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起点、第一次在革命老区办赛的特殊地点三个时空背景进行整体策划,共有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的4347所院校、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极大提振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与热情,实现了“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办赛目标。

亮点二:新增“本科生创意组” 让更多“未来之星”脱颖而出

本届大赛进一步回归教育本质,力争从“稚嫩”中突出“不平凡”。新设“本科生创意组”,并设置单独的晋级通道,保障在校大学生深度参赛,让更多创新创业的“未来之星”能脱颖而出。增加了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限制,让更多青年学生有展示机会。大赛同期举办的“创新创业成果展”,将突出展示各地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成果。

亮点三:聚焦建党百年 全国青年学子“走读”百年伟业

作为大赛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聚焦建党百年,也是大赛的一大亮点。今年6月,第七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仪式在江西井冈山举行,活动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全国青年学子从井冈山出发“走读”百年伟业。“红旅”全程贯穿党史教育,2586所院校的54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49万名大学生参加活动,从党史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扎根城乡基层创新创业。

亮点四:世界百强大学全部参赛 搭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最大交流平台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仍有来自五大洲1263所学校的5531个项目、15611人报名参赛,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名校在内的世界前100强的大学全部组队参赛。国内外参赛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跨越空间的人文交流和同场竞技,搭建起全球创新创业教育最大的交流平台,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亮点五:新增产业命题赛道 协同培养创新创人才

在继续设置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和萌芽赛道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增设产业命题赛道,并得到了华为、腾讯、京东、字节跳动、南方航空等多家知名企业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国内共有1024所高校、10466个项目、59454人次报名参赛,有力推动了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营造了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生态,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据悉,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单位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昌大学、南昌市人民政府承办。该赛事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实现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的舞台、中外人文交流的平台。


学术三江源

1.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戴焰军在《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光明日报》20211013日)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刻总结历史上党通过自我革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并领导各项事业胜利前进的宝贵经验,对管党治党作出的重大部署。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一起,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党的建设发展历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传承和弘扬了党的建设宝贵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能够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基本前提。正是因为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一百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成功。”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一贯重视从严管党治党,重视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组织管理和纪律、作风要求。通过一次次的整党整风、一次次的党内思想教育,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这种严格要求和从严治理,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保证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始终保持整体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管党治党经验。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们党管党治党,始终是与实现党的目标、完成党的任务、落实党的根本宗旨内在地融为一体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党中央明确提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其中伟大工程是起保证作用的。而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为了让这种保证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全面从严治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著成效,就是因为从新时代党的建设现实要求出发,在实践中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正确回答了新条件下党的建设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了管党治党的政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这给我们指出了一个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更高站位和更广视角。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是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政治原则是与党的性质密不可分、内在关联的。所以,全面从严治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通过解决党内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保证党在政治上的正确性。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着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义。当然,党的政治建设本身含义非常丰富。回顾这些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深化了我们管党治党的政治内涵。

首先,从全面从严治党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来看,政治问题是对党危害最大的问题。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七个有之”,都是涉及党的团结统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贯彻、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能否得到维护的根本问题,同时,这些问题还是党内纪律、作风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阻力,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党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其次,从解决党内问题的途径来看,通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主要途径。所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作出了党内政治生活一系列新规定,并不断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在管党治党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从管党治党所指向的直接目标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管党治党的政治意义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显著特征,反映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而这一过程本身也进一步深化了管党治党的政治内涵。

2.强化反垄断 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时建中在《强化反垄断 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3日)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反垄断法和公平竞争政策予以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畅通国内大循环,要以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前提,以促进资源要素的顺畅流动为内容。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力度,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

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科技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政策的保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创新,高水平创新离不开公平竞争。市场垄断和行政性垄断,都会扭曲竞争机制、破坏竞争秩序,损害创新。只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繁荣创新;只有不断繁荣创新,才能提高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只有提高竞争的层次和水平,才能进一步推动创新繁荣,从而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竞争而无增长,有增长而无创新,均非高质量发展。因此,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就是要为创新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而通过创新不断提高竞争层次,实现竞争和创新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以共同发展为前提的。反垄断法是保护竞争的法律,是鼓励创新的法律,无疑也是推动共同发展的法律。反垄断法禁止横向和纵向垄断协议,防止共谋垄断市场,保障共同发展;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防止排他性质或者剥削性质的排除限制竞争的滥用行为,维护共同发展;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对不当经营者集中予以禁止或者附加限制性条件,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推动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需要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良好格局。公平竞争环境是营商环境最重要的内核。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需要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一方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要平等适用于所有企业,对内资外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一视同仁;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

总之,我国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既反对市场垄断,也要打破行政性垄断。预防和制止市场垄断行为,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行政性垄断,可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有助于优化政府和市场关系,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党史再回眸

1011

20031011日-1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012

19921012日-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19981012日-14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1013

19491013 中国少年儿童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成立。1953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1014

19791014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文件《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并发出通知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

1015

20071015日-2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明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101015日-18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11015日-18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20141015 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201510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1016

19641016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017

19811017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以及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还必须同时发挥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形式的积极作用。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适当发展城镇劳动者个体经济,增加自谋职业的渠道。个体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同国营、集体企业职工一样,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需的,都是光荣的。对于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应与国营、集体企业职工一视同仁。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