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沈鼎法,又名生祥,曾用名沈志明,1906年5月出生于崇明县今大同乡蟠龙村一户农民家庭里,是崇明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
于1927年参加共产党,是年秋回崇明后,与其他共产党人一起组建了一个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崇明县民众抗日自卫总队"政训处主任、苏四区游击指挥部第三旅六团团长,崇明警卫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为苏北解放区运送军火、营救被捕同志,并为迎接上海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9年5月14日,沈鼎法遭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5月24日被敌人杀害于国民党上海市警察总局,时年43岁。
人生剪影
不畏艰难阻险,矢志救国救亡
大学毕业时,恰逢抗日烽火四起,沈鼎法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关头,思考着如何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几经考虑决心重操旧业—走教育救国之路。当沈鼎法把设想向同乡同学瞿犊和盘托出,志同道合的好兄弟一拍即合,联手接办了振德中学,瞿犊任校长,鼎法任教务主任兼外语老师。他们在悉心教书育人的同时,在校内外广泛宣传抗日救亡,以唤起更多民众的爱国抗日意识。
1928年1月9日,高士贤、沈鼎法在大同小学召开会议,计划春节突袭地主宅院,夺取地主武装,打开粮仓让贫困农民过个温饱年。国民党县党部探知后,出动大量人马准备“连锅端”。危急关头,沈鼎法沉着地将与会人员疏散,迅速奔回家中,将一批革命书籍转移到东宅草堆里,叮嘱妻子一定要保管好。话音刚落,反动警察破门而入,沈鼎法不幸被捕。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但鼎法坚贞不屈不吐一字。他在牢狱饱受折磨,仍和茅珵等地下党员带领难友们开展一系列狱中斗争,并取得成功。
转战大江南北,驰聘海岛内外
日寇侵占上海后,沈鼎法他们借办学宣传抗日的路被堵了,只得回家乡发展。他引导两个弟弟走上反抗侵略者之路,四处宣传鼓动,激励父老乡亲投身抗日。后和瞿犊率子弟兵到启东、海门武装抗击侵略者。
为了更好地抗日救国,一向好学的沈鼎法于1937年秋毅然奔赴延安,学习游击战战略战术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等。1938年夏秋之交,沈鼎法和瞿犊回到崇明,积极宣传发动把施鼎新、沈鼎立、金有祥、蒋煊洲等各自为战的抗日武装捏合起来,成立了“崇明县民众抗日自卫总队”,沈鼎法任政训主任。家乡抗日之火熊燃,连战连捷后,瞿犊、沈鼎法再次挥师启东、海门。
1939年初瞿犊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后,崇明抗战陷入低潮。当年春夏,沈鼎法陪同铁窗难友茅珵两次到崇明重振抗日武装,使海岛抗战再掀热潮。
身陷凶顽囹圄,一心党的伟业
1949年2月,为迎接上海解放,沈鼎法与龚定中一起建立了以地下党员为主的核心工作小组,他们将上海相当一部分国民党政法系统、工厂、仓库、银行等行业的进步人士组织起来,保护好黄金、物资、枪械、档案等,迎接上海解放。1949年5月12日,解放上海战役在浏河打响。5月13日下午15时许,当整天在外奔波的沈鼎法从战友龚定中处得悉自己创办的地下联络站因叛徒出卖而被搜查后,他刚交代妻子想办法去报信,就被反动派押走。反动派穷凶极恶,但遍体鳞伤的沈鼎法始终咬紧牙关,绝不透露党的机密,还鼓励难友以不屈不挠斗智斗勇,迎接上海解放,期待新中国诞生。
被害血色黄昏,笑迎金色黎明
1949年5月14日,沈鼎法遭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5月24日被敌人杀害于国民党上海市警察总局,时年43岁。
沈鼎法先生在去世前,经受整整11天惨绝人寰迫害,沈鼎法的双眼依然闪耀着坚毅的光芒,在牺牲前与革命志士们高呼“共产党万岁。”沈鼎法等被害后7个小时,市警察局被解放军接管,上海迎来了解放。
历史贡献
创办大同小学,播撒革命火种。
因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8月沈鼎法回到家乡,10月与陈云章等建立了崇明县中区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11月在浜镇南面的龙王庙内创办了中山堂,常组织附近爱国青年学习讨论,宣传新三民主义,传播马列主义,播撒反帝反封建、爱国爱家乡思想。
沈鼎法又添置了课桌椅等,在龙王庙创办了大同小学。他对大同世界、世界大同的热切向往可见一斑。沈鼎法以教书为掩护,向父老乡亲宣传农民运动,传播革命道理,提高青年觉悟。当时,武汉训练班同学、中共崇明县委书记高士贤等住在沈鼎法宅上,大同小学是崇明县委组织开展地下革命活动的基地。他一手创办的大同小学,历经90多年风雨洗礼薪火相传,仍传递着天下大同的信念。
纵横十里洋场,情倾杀敌前线
1943年10月,严峻的形势迫使新四军组织强有力的地下交通运输线,采购极为匮乏的军需物资等。在日军(后蒋军)眼皮底下把大量军火运往新四军手头相当困难,但沈鼎法巧妙地周旋于三教九流,常年奔波于上海、浙江温州、丽水等一带,打通一个个关隘,一次次把大量枪支弹药、医疗器械、紧俏药品等,穿过一道道封锁线,运到翘首以待的苏北根据地(其中一次除轻重机枪、收发报机外,仅子弹就30万发),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难以估量的特殊贡献。
(责编:朱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