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我校2023-2024学年“十佳志愿者”评选活动正式结束。此次十佳志愿者评选中,经过层层选拔,外国语学院的逯萌萌同学和甄西子同学凭借出色的志愿服务表现脱颖而出。其中,逯萌萌同学获得校级“十佳志愿者”称号。她们以专业为桥梁,以爱心为纽带,在众多领域展现了外院学子的风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逯萌萌,日语232班班长,共青团员,累计志愿时长447.9小时,曾获国家奖学金,道德风尚奖、校银星志愿者、外院十佳志愿者,优秀三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代表及先进个人等荣誉。
入学以来,她参与志愿活动超80场。策划志愿服务23场。担任7项志愿公益服务负责人并牵头确立2个公益实践志愿服务长期基地。曾参与第15届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志愿服务,2024年青年志愿者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负责人),2024年北京马拉松志愿服务,2025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引航”示范宣讲会志愿服务,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志愿服务,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校学生会迎新志愿服务等众多志愿项目。
与此同时,在国际公益的舞台上,逯萌萌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远赴印度尼西亚进行国际中文支教时,她扎根教室,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入每一堂中文课,并且联动印尼NPO组织为30名青少年定制汉语文化课程,真正做到了以语言为媒介搭建跨文化的桥梁。 在服务日本留学生的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中,作为负责人的她,精心策划每一场活动,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让中日文化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拉近了两国青年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与理解。
回归校园和社会,逯萌萌依然活跃在各类志愿服务的第一线。作为北京科技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手语部部长,教同学们打出温暖的手语,一字一句,传递着无声世界的语言密码。她带领灰雀团队搭建医疗移民公益服务平台,深入调研、四处奔走,努力为医疗移民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也收获了荣誉与鼓励——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带领灰雀斩获2024年道德风尚奖、第8年金奖团队以及优秀微电影、基层服务事迹、摄影作品3项成果奖。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她的身影也无处不在。为基层女工及子女送去关怀时,她的话语充满温情;给老人科普电脑知识时,她的讲解细致入微;为白血病儿童进行线上家教时,她的辅导认真负责。
在谈及感受时,她说:“志愿于我,是跨越语言的拥抱、穿透隔阂的对话。” 她用爱与耐心,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甄西子,德语23班权益委员,共青团员,外国语学院图文编辑部部长,校广播台访谈部部长,北京市夕阳再晨公益中心志愿者、卓越讲师团成员,北京学联成员。累计志愿工时521小时,获得张掖市优秀志愿者,夕阳再晨公益中心优秀志愿者,校银星志愿者,院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曾收获2份表扬信,并有两篇个人专题报道。
在众多志愿服务项目中,科技助老活动是甄西子投入心血最多的领域之一。大一加入夕阳再晨公益中心宣传部后,她便开启了为老年群体服务的温暖旅程。作为卓越讲师,她累计授课超60小时,通过耐心讲解、亲自示范,帮助老年人掌握科技知识。她还发挥写作特长,撰写“银铃智慧助手”系列丛书,为老年人提供实用知识。不仅如此,甄西子还深入社区,用镜头记录助老服务的感人瞬间,她的照片和报道传递着爱与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老年群体。
2024年寒暑假,她积极参与云支教活动,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与希望。在支教过程中,她身兼数职,既是宣传部成员,负责检查上课情况和考核人员表现;也是数学学科负责人,严格把关教学质量;还担任开班和结业仪式主持人,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为了让课程更具吸引力,她精心挑选教学材料、设计互动环节,常常在深夜还在整理教案。她的努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收获了鼓励和表扬信,激励她继续投身于志愿服务。
除了科技助老和线上支教,甄西子的志愿服务足迹还遍布校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校内的迎新、寒招、校庆志愿活动,到图书馆服务、运动场协助;从校园劳动实践,到校外社区服务,以及中日青年海外志愿服务经验分享会上,都有她的身影。这些丰富的经历,让她深刻领悟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内涵。她常说:“微光如炬,照亮四方”。在未来,她将继续怀揣着对志愿服务的热爱,坚守青春本色,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志愿服务篇章。
志愿服务的意义,不仅在于付出,更在于成长。希望同学们能以两位优秀志愿者为榜样,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让北科志愿精神在我们手中不断传承、发扬光大。让我们携手并肩,用青春的激情与力量,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社会的每一处角落,在志愿的道路上书写属于我们的热血篇章!
(责编:程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