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同学们提供准确的保研指导,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保研过程,2021级计算机类保研分享会于近日在逸夫楼501顺利开展。
本次分享会由2021级辅导员王金权主持,2021级辅导员傅泓源做开始前指导动员,并邀请分别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郑天、简睿;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江子扬、李文涵;信息安全专业的熊长春、程明朗,6位2020级已保研的学长学姐进行经验分享。他们结合自身保研的经历,从保研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分享了丰富的保研知识,为同学们的保研之路指点迷津。
经验分享
郑天
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
郑天学姐首先介绍自己的保研时间线,接着介绍准备保研资料的经验以及选择保研院校的几个关键因素: Title、校园氛围、地理位置、研究所环境、导师资源以及学校平台等。她强调,“英语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英语是万万不能的”,提醒同学们重视四六级考试和口语练习。学姐还提到408考试内容不仅限于考研学生,也适用于面试准备。她建议考虑夏令营和小学期的时间冲突,并提前安排实习;机试算法题,也需要提前练习。
最后,学姐特别强调心态调整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把夏令营视为一次试错和学习的机会,即便最初未成功,也应保持积极态度,为后续机会做好准备。
简睿
现已保研至北京邮电大学。
简睿同样提及保研时间线,补充建议大家关注各高校的招生网,制作表格来梳理投递状态,推荐了“保研人”公众号获取信息。
接着指出夏令营是对综合实力的考察,他强调导师的方向与自己是否契合,能和导师深入交流会大大增加成功率。他建议仔细研究并关注目标导师的研究方向。
在谈到前期准备时,简睿认为最重要的是获得本校的保研资格,并尽可能加满保研加分。同时,他也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实验室和导师,以及学硕、专硕、直博之间的差异。简睿强调,保持积极,广泛投递,总能遇到合适的导师;同时增强信息检索能力,密切关注信息,以便及时做出最佳选择。
熊长春
现已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
他阐述自己的保研心态变化:排名不高,没有科研经历,最初考虑就业,在经过思考与复盘后,提升信心,重新定位。同时,他分享计算机保研绿群仓库,建议看一些经验帖,提高信心,正确定位;
熊长春重点介绍自己与导师沟通经历,他建议在发送邮件前先通过研控网、知乎等平台了解,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做好心理准备。关于保研的准备建议,指出算法刷题的重要性,推荐HOT100等机试题目进行练习。408也是必备的,同时他也强调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项目经历,软件工程课设也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来源。
最后,熊长春再次强调了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程明朗
现已保研至北京邮电大学。
在分享会上,他特别强调了英语成绩的重要性,提及面试口语和翻译能力。程明朗分享了利用软工、计网的课设项目以及实习经验来丰富简历。他提醒同学们,在准备保研时,要充分考虑夏令营的线下活动,特别是距离和成本。同时,他也介绍了夏令营的常见考核方式,如机试和面试,以及考核时间的跨度问题。
程明朗认为保研是一场持久战,即使在初期没有成功,也有机会通过递补和捡漏进入理想的高校。信息收集能力尤为重要,他建议要深入了解保研政策、学校情况、夏令营细节以及目标导师的研究方向。
江子扬
现已保研至北京科技大学。
在分享会上,他围绕三个话题进行了讲解:本科生可以参与的科研项目、是否选择AI方向以及选择保研至本校还是外校。江子扬强调,科研经历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他建议同学们参与校内外实验室并通过积极的态度表达对科研的热情。同时可以参加科研实习,强调实际成果大于经历。指出算法竞赛在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性,他建议进行算法题目的练习,以保持基本的算法解题思路。选择院校最优解:在选择保研目标时,江子扬建议考虑学校的层次和导师的级别,同时也要考虑个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李文涵
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
李文涵深入讲述了北科大计算机专业的整体保研情况、优势以及如何获得一个更好的保研去向。
李文涵首先介绍了交叉学科或非传统项目的相关信息。接着她讲解了国内保研的内部逻辑和整个流程。在北科大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在中科院等就近院校进行实习,为保研增加了竞争力。她还详细介绍了学硕、专硕以及直博之间的差异,帮助同学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分享会最后,王金权对学长学姐的分享进行了总结,并为同学们介绍了十种保研方式:普通推免,学术专长,学生工作,钢铁脊梁,支教团,艺术特长,工程硕博,青马人才,科史新星,少数民族保研。王金权通过讲解具体的保研途径和每种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建议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研方式。
本次保研分享会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保研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准备策略。
保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坚韧的心理素质,勇于试错,直面挑战,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责编:刘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