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不息︱杨晓妹——将勤补拙,人一己百
杨晓妹,日语专业第一,综合成绩93.046,中共预备党员,现已保研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专业。
个人事迹
在大一,我的学习目标便是打好基础,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我都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因此前三年加权成绩名列前茅。
大三上学期,我参加了北海道大学的交换项目,在学习之余也积极参与了札幌留学生交流中心的各项国际交流活动。我不仅结交到了许多国际伙伴,还拓展了自己的国际视野。
大学四年生活十分丰富。我担任了日语1701团支书、外国语学院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并加入了校学生会权益部和校团委实志中心锻炼。无论什么工作,我都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热爱,全力以赴。在我看来学生工作中最令人期待的便是能够与不同专业的优秀同学相识,在交流中汲取对方的长处。与不同的人沟通与合作能够锻炼我们的交流能力,提升自身的统筹规划能力,使我们成为全方面人才。
保研经验借鉴
实话说,我的保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感谢各位老师、前辈和同学的支持,以及前三年不曾间断的刻苦学习,我最终成功保研至了心仪的大学。而这一路走来的经验也好,教训也好,都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首先,尽早确立目标,意志坚定,全力以赴。从进入大学开始,我便给自己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并确立了要保研的计划,划定了意愿院校的范围。因为我自小的梦想便是从事外事相关工作,便把目标投向了外交学院、对外经贸等大学。目标明确后,学习就更加动力十足,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但在保研前夕,由于大三参加公派项目出国交换了一学期,我曾一度放弃了保研,导致最终选择保研时已经是九月中旬,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在前三年踏实学习的加持下,我及时端正心态,重新投入保研准备中,总算有惊无险。因此决定未来出路一定要尽早,并且要意志坚定,即使是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拿到保研资格也要多多参与夏令营,这样便不会让自己在九推或十推时措手不及。
其次,要提前研究保研加分政策,与伙伴交流共享信息。能否获得保研资格并不只在于课程成绩,要提前了解学校近年的保研加分政策,仔细研究过哪些加分是语言类专业学生可以争取的,然后给自己制定分目标,比如大一可以参加哪些比赛,大二可以申请哪种荣誉称号等。这就要求在学习之余,还要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志愿活动、各项竞赛等,全方面提升自己。
最后,要相信自己、不轻言放弃。即使在夏令营中失利,也不要妄自菲薄,要把握好九推和十推的机会,打一场翻身战。在九推时,我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广泛查找院校的推免信息,经常向导师咨询,向导师和成功保研的前辈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和身边的保研儿交流信息,互相支持和鼓励,始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老师、前辈和伙伴,充满自信的面对每一次复试。
归根结底,想要在复试临场时不慌乱,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尤其是语言类的专业,只有平时多说多练,复试口试时才能侃侃而谈,保持平常心。总而言之,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妄自菲薄、轻言放弃,保研的路上会有众多意外,但也会收获惊喜。
学习经验
将勤补拙,人一己百。诚然,拥有好的语言天赋固然可贵,但坚持不懈的积累、不厌其烦的练习才能帮人夯实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言的学习尤其如此。在大一打基础的阶段,学习目标是打好基础,并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坚持每天进行跟读练习、单词积累、语法积累,要相信量变终将带来质变。
此外,在最开始学习发音的阶段,给自己树立严格的要求,这也会在之后的学习和专业竞赛中体现价值。在语言学习方面,“听”、“说”的能力需要在语言学习实践中锻炼。简言之,就是要多说多练。
(责编: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