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的第一天清晨五点,北京城还一片静谧,空巢送暖实践团的队员们已经托着重重的行李开始了实践之旅。经过近10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稍作休息之后队长便去了乡政府,希望可以通过协商报销团队的吃住花销;队员们则在热情的退休老支书的带领下大致参观了解了村子的情况。
遗憾的是队长与乡政府商讨无果,队长便去张北县政府办、审计局、共青团商讨报销团队的吃住花销及建立实践基地等诸多事项。
第二日,队员们一大早就去了敬老院,亲切的问候之后兵分两路展开了调查。在老人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了解到敬老院的老人都没有子女,而且生活极其单调,日出而坐,日落而息。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也许只是每天的日出和日落,以及那少有人望见的寂寞的背影。他们表面上乐观开朗,却无法藏匿眼底的忧伤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小伙伴和老人们贴心的交流后,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
随后团队成员对街上的老人们展开了随机调查。小伙伴们迅速变化为两人小队,一人记录,一人提问,遇到不懂的方言,身边的阿姨也热情地讲解。有些村民还邀请队员们到他们家作客,他们大多生活艰苦,仅仅靠低保与农作物勉强维持生计。实践队员们在倍感温暖的同时又有些许的同情。
为了更有目的性的调查,队员们决定次日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专访。旭日东升,实践团一行人“进军”老书记家。
书记热情地迎接队员们入内。采访过程中,队员通过书记的回答,了解到了当下村里空巢老人的整体状况。除此之外,他们了解到了政府对空巢老人子女的教育情况以及政府对老人的关怀程度。专访过后,支书领着队员们到了一位贫苦老人的家中。
老人姓李,今年78岁。爷爷没有什么文化,家中有六七亩地。家里有四个身处异地的孩子。由于老伴卧病在床,这些地只能由他一人耕作。老人家仅靠捡瓶子,卖农产品勉强度日。奶奶给队员们讲述了他们孩子的情况:大儿子几年前由于酒精中毒,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目前由在北京的小闺女照顾。二儿子刚结婚,对老人们不管不问。只有大闺女偶尔去探望老人,送些食物,衣服之类的。老人们平时六点起床。为了少下床,他们并不吃早饭。听奶奶说,之前都是她做饭,自从她得了腰疾,家里就只能省吃俭用,靠存放的食物度日。爷爷竟用挑来的牛粪生火。他们的餐具大多已经陈旧,衣服也无人问津。老爷爷患有眼疾,疱疹,但是由于无人照顾,只能拖动着年迈的身躯奔波劳累。但这也许只是当地贫苦人民的一个缩影。队员们想尽微薄之力,合理用资,大力宣传,为当地脱贫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第三天,走过漫长的山路,团队来到了大水泉村。这是队长贺志忠的故乡,充满了同样热情,淳朴,好客的人们。
这里有个叫做幸福互助院的小院子。队长的姑姑热情地迎接他们入内,短暂的寒暄之后,便开始了调研工作。团队两人一组,分别向不同方向展开了调研。在湖边,首先从一位洗衣老人开始调研。老人名叫吴俊明,今年61岁。之前当过建筑工人,后因病回乡。和老伴生活在一起,但是老伴患有精神疾病。政府每每逢年过节给600元生活费。但从后面对其他老人的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这种福利不是每个人都有。只是80岁高龄以上及家境特别窘迫的村民才有这种待遇。对老人的福利并未完全普及。但是普及老年福利会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还需要更加努力,明确目标,推动这一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普及。
第四日云散天晴,实践团队走访了小水泉村。
到达目的地说明来意后,党支部的村民们热情地迎接。简单地分配任务后,便两人一组,展开了调研工作。比较引人注意的是一位名叫高邓枝的老奶奶。奶奶今年72了。丈夫患有精神疾病,常有吊水相伴。但是只有在医院吊水才能进行报销,如果把吊水拿回家就不给报销。说明当地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待完善。老两口有两个孩子。他们为了自己能早日有车有房,将老人置之度外。当地政府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使得老有所养,病有所终。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队员们加强调研工作,将当地情况及时反馈,以逐步改善老人的生活状况。
(责编: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