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新闻 院系新闻

经济管理学院劳动周活动顺利举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把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创新劳动实践形式,构建劳动激励机制,提升劳动育人效能,营造浓厚劳动育人氛围,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教学周第十二周时举办了学年劳动周活动,开展了各种各样有特色的活动。

教育影片观看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播放了教育影片《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以及《银河补习班》,观看结束后,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观看心得。

这部电影讲述了不同年代的青年努力奋斗的三个故事,他们都是在最美的年纪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了青春。-----张新金《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

在时代的洪流中,青年面临很多选择,怎样做出值得回忆的青春抉择,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这是每位青年的人生考题。影片中三个主人公,他们是时代的小人物,但他们的小经历和国家的大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挥洒青春,奉献祖国发展需求,发挥青年主力军的担当和责任。而这三个主人公,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千千万万的青年们!

-----刘执良《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

这是一部温情、充满教育意义的影片。影片以马飞的回忆展开,通过穿插讲述了父亲马皓文是如何在孩子内心构造了一座不会塌的桥。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部电影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足以带来思考,影响人心。

希望我们都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时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宰我们自己的命运!

--------王浩宇《银河补习班》

昨天我们观影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其中让我比较难忘的一句台词是''人生就像一把箭,而人生的目标就是箭靶子,如果你不努力,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是啊,我们每天努力学习,不论我们未来的目标和梦想是什么,但必须从每一分每一秒开始。如果你想通过歪门邪道获得成功,那么我们注定会失败;反之,即使我们偶尔箭射偏了,没关系,还可以有所改变调整方向,也可以走向胜利。------焦新童《银河补习班》

《银河补习班》是一部献给父亲送给儿子的影片,采用了现实与回忆交织的方式诠释了一个感人的父子故事。希望我们都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时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宰我们自己的命运!------王艺璇《银河补习班》

这部电影以生动的剧情描绘了北大荒建设时期,西部大开发时期以及新时代三个不同时期中国青年为国奉献,努力奋斗的感人故事。回望历史,一代代中国青年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国家奉献,为民族牺牲,为幸福生活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不愧为捍卫中国主权安全利益的坚强柱石,不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与祖国同呼吸,同时代共命运,是中国青年的初心,更是我们的恒心。当前,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青年的未来充满机遇,也布满挑战。吾辈青年,必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以坚定不移的信仰,一往无前的信念和战胜一切的信心,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追赶超越新篇章!-----柳奕江《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

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同学们可以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两部电影中,凝聚着与五四精神,凝聚着青春力量,青春之我,是将奉献写入北大荒大地上,收获秋天之金黄的青年志愿垦荒队;青春之我,是将教育带进贫困山区,把梦想留给孩子们的支教老师;青春之我,是不为利益驱动,将真相带给大众的新闻工作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我们青年。而青年首先要看清的是这个时代下的“青春之我”本身。”在观看完电影后,同学们如是说。

“笔墨传情 ——致新疆小朋友的一封信”志愿活动

此次活动,我们写信的对象是新疆小朋友,志愿者们不仅和他们一同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向他们分享成长中的感悟以及经验,还传授学习方法、为他们送去激励与祝福,这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与新疆小朋友间的友谊,展现了北科学子助人为乐的精神。

“纸短情长”剪纸体验活动

此次活动,同学们齐聚在管楼,跟随着剪纸教程,在舒缓的音乐中体验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我们选择了窗花这一剪纸形式,因为窗花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同学们在剪纸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对生活幸福长久、家人身体健康的愿望融入其中。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带走,贴在宿舍里或者送给家人朋友,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把旧物来改造”旧物改造活动

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旧物改造,再造新生的机会。同学们可以自带废旧物品,或在现场选择,自行进行改造。这次活动不仅鼓励了同学们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自信,促进了沟通交流能力,还贯彻落实的废物利用的理念,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手工艺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搭建了一座“关工之桥”,离退休老同志与在校学生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术作品,既能让老同志们感受年轻人的朝气,也能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获得美育机会,陶冶情操。这次活动不仅可以实现传统艺术的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喜欢上做传统手工,还可以充分利用手边可回收的废旧材料,减少浪费,在动手中领悟废物利用的节约思想,活动紧紧围绕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的指导思想,将思想付诸实践。

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少辛勤耕耘之人,回望历史,有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看今朝,有青年为祖国科研事业热血奋斗,书写青春赞歌。劳动是社会的主旋律,是引领我们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时刻谨记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时刻弘扬劳动精神,携起手来创造财富,共同让劳动精神的源泉充分涌流。

(责编:梅思凡)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