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新闻 院系新闻

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班级!他们是材高21!

学厚质朴 百炼成材

材高21

始终秉持材料报国使命

依托学科平台优势

在思想建设、学风建设、班级建设、科研训练等

多个角度取得优异成果

获评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班级!



材高21班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届材料高精尖。四年来,他们坚持思想建设,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坚持学风建设,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创新水平,巩固坚实基础;完善班级建设,维持良好班风,激发时代使命感;高质量完成科研训练,强化基础理论,提升创造能力。班级曾获北京科技大学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以材料报国之初心,承科技强国之使命,材高21班级组建学生自律委员会,包含宿舍层长1人,班委10人。得益于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材高21班连续两年获得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一年获得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标兵。



支部响应上级团委号召,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团日活动,带领全体成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行集体讨论、知识竞答等活动;创新活动形式,邀请师长参加班级活动,与其它团支部合作开展团日活动等。材高21团支部在团日活动评比中四学期获得“优秀团支部”称号,入选北京科技大学“基层团组织建设新样板”,连续两学年对标定级为五星级团支部,并且成为北京共青团“团知书”试点团支部,规范开展各项活动。



材高21班有一支优秀的班委队伍,班委各司其职,积极投身学生工作,用热情与责任坚守。加强思想引领,提升整体水平,广集众智凝共识,坚定不移跟党走。材高21班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共青团员占比100%;入党积极分子10人,占比53%;另外,还有1名预备党员,3名中共党员。材高21入选党班团协同创新项目,以本科生导师为纽带,推动党班团一体化协同发展,建立了“班支→班委→寝室长”管理体系;以班团活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为载体;以思想引领、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为内容,致力于让每一位同学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材高21班注重学风建设,三年平均加权成绩82.65,平均综合成绩83.51,均为年级第一。班级组织考试前串讲,答疑解惑,号召全体成员携手共进。三年累计获奖学金53人次,人均超4000元。获“十佳团支书”“优秀三好学生” 等荣誉称号累计27人次。



在各类学科及科技竞赛中,班级中9人次获国家级奖项,25人次获省部级奖项,42人次获校级奖项。在班级浓郁学风的引领下,8人次在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授权专利6项。

材高21班级建设坚持五育并举,在第二课堂中淬炼钢筋铁骨。班级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及实践活动,召开研讨会进行表彰与经验分享。



班级累计志愿工时超过1500h,人均志愿时长超过70h。支部成员积极参加非遗调研、扶贫助农、山村支教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暑假,多名同学获得“金奖团队”“银奖团队”“精品成果优秀奖”等团体奖项及“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个人奖项,并积极分享经验,在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担任指导学长、学姐,指导学弟学妹顺利开展社会实践。



材高21班高度重视文体工作,鼓励支部成员参与班级班服、班徽设计等活动,获得材料学院饺子文化节三等奖、心理快车活动“十佳班级”、微电影大赛“最佳人气奖”等奖项;组织宿舍打卡,鼓励班级同学积极锻炼身体,并在材料学部师生综合运动会中荣获团体季军。

材高21班重点开展科研创新工作,班级同学全部完成科研训练项目选定工作,实现全员进组,投入到粉末冶金、磁性材料、新能源电池等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去。材高21班将科研创新融入班级活动,充分发挥国内外双导师制度优势,深入导师团队,积极参加学术讲座,进行企业走访调研,积极投入到不同的科研领域。建立科研创新研讨会制度,全体同学定期进行科研训练项目汇报,面向全学院公开直播,邀请本科生导师到场进行评审打分。全体成员积极联系导师,对热点学术文章进行探讨与分享。形成阶段科研进展报告超300份,人均科研时长超过1300小时。



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向师长请教问题、讨论研究思路、分享研究成果,学习操作实验设备,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并学习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提升班级成员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从个人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到班内科研交流研讨会,再到面向全学院公开直播的学院创新训练专题答辩会,材高21班带动了更多人投身科研,为“材料报国”的梦想增砖添瓦,共同展现着材料报国的北科力量。



材高21班将继续秉承

以材料报国之初心

承科技强国之使命的崇高信念

以创新为引领,矢志报国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步伐

投身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实践

为实现“材料报国,科技强国”伟大梦想

而不懈奋斗!

(责编:王钰健)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