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新闻 院系新闻

烈火焚烧若等闲

01人物简介

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 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原四川省铜梁县关溅乡 )玉屏村邱家沟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为邱少云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他获得“一级英雄”称号 1953年8月30日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于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02人生剪影

苦难童年

邱少云幼年失去双亲,孤苦无依。靠帮人推船为生的父亲就被船老板砍死在船上,不久母亲因贫病交加死在床头。

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就开始了长工生涯,因家庭贫苦,邱少云没有上过学,在参加解放军后,一边苦练杀敌本领,一边学习写字 。

盼来救星

1948年,刘邓大军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应,四川获得了解放,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太阳出来了,来了救星共产党,邱少云作为解放兵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光荣入伍

1949年12月,解放军挥师入川,进军大西南。成都战役后,川军瓦解。邱少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补进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87团9连。

1950年秋,随连队参加四川内江地区剿匪,在高梁镇战斗中带病参战,奋勇当先,深入匪巢,毙伤匪徒10余名,协同战友活捉匪首。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

赴朝作战,壮烈牺牲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5个月后,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激励下,邱少云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部队开赴前线途中,邱少云曾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从燃烧的居民房屋里救出1名朝鲜儿童。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一发落在了邱少云的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关于邱少云牺牲的经过,与他一起潜伏作战的战友们都看得非常清楚,事后作了不少回忆和介绍。

其一是邱少云所在3班班长锁德成的回忆:“一颗燃烧弹在我面前炸开了,刺眼的火舌向两边飞去……邱少云身上全溅满了,盖在身上的茅草扑啦啦烧了起来。这时邱少云向我扔来一块土块,我知道他是问我该怎么办?我能说些什么呢……如果一动,那这个仗就全砸了,邱少云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坚持着,让火给活活烧死了。

其二是与邱少云同在一个爆破组的3班副班长李元兴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记述的他亲眼见到的情景:“……忽然,一阵浓厚的棉布焦臭味钻进我的鼻子,我扭头一看,啊呀!一片烈火烧到了邱少云身边,他的棉衣已经烧着了,浑身上下冒着火苗。看样子是溅上了燃烧弹的油液,火苗趁着风势,很快就结成一团烈火,整个儿把他包围了。

在这个时候,如果他迅速地从火堆里跳出来,并且就地打几个滚,是可以把身上的火熄灭的;如果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跳过去从火里把他拉出来,并且扯掉他着火的军衣,也能够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就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就地牺牲在这里,也不仅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严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就要完全落空……

烈火在我的战友身上一直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了。这个伟大的战士,一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有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他像一座千斤巨石伏在地上纹丝不动为了全体战友的生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的战友邱少云战胜了烈火的考验,使自己成了英雄

其三是1排长曾纪有的回忆。他说:“那天刚下完一场雪,万物萧瑟,大地一片寂静。也许是太沉静了,敌人反觉得不安,怀疑我军搞什么名堂,可是又不敢出来巡逻,就不时地对周围地带进行骚扰。先从碉堡里打出十几发烟雾弹……

敌人又打出来数十发燃烧弹,有4发落在了我们的埋伏区,其中一发正落在了邱少云身边,烈火很快烧着了他身上伪装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后方,看得清清楚楚,我的心提到了嗓子口……他只要稍动一下,就有可能被敌人发现,我们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就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想着他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心里说不出有多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战士生命垂危,却不能救他。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多钟头,我眼睁睁地看着邱少云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慢慢变成一具焦体,心里难受得像刀在剜。

03历史贡献

最伟大的战士

195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刊文称之为——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最坚忍的潜伏

电视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邱少云——最坚忍的潜伏”是这样解说的:这是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中的一支普通的钢枪。它的枪托已被烧成了炭黑色,但枪身却依然完整。而这巴掌大小的军衣残片,曾经紧贴过烈士最后的心跳。烈火虽然吞噬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在中国军史上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邱少云。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朝鲜战场上,这位四川籍战士用最坚忍的潜伏,完成了中国士兵最勇猛的突击。

责编:王雪晴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