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师学院与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联合举办入团积极分子培训暨第306期团校结业仪式
2024年12月13日,高等工程师学院与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入团积极分子培训暨第306期团校结业仪式于土木楼402教室成功举行。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副教授李怡、高等工程师学院团委书记沙志远、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赵金丹、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王宗贤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主持人徐璨坤介绍本次团课第三讲主题,由李怡带来“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梦”一课,并宣布本次团校正式开始。
李怡从姓氏起源讲起,如“晋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辽元明,清”每个字皆为姓氏,详细阐述了姓氏的多种来源,包括封地、官爵、职业、驻地等,还提及姓和氏在秦汉时期合二为一的历史演变,以及名和字作为成年标志的文化内涵,强调中国人对姓名的重视。
接着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血缘、地缘、亲缘的重视,以“乡土中国”为例,讲述其形成的熟悉社会以及人伦道德观念,分析了中国人在处理事务时因亲疏远近而产生的不同态度。同时引用罗素和日本活动家的观点,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以和为贵的民族性格,指出中国梦源于中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的朴素追求,其价值根基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结构。
李怡还通过对“中”“国”“中华”等汉字的解读,阐释了其文化密码和区别,强调中国人的核心信仰是天道天理,从天命观、天人合一、天下律等维度介绍了其在生活中的指引作用,并梳理了儒释道三家文化,儒家的“仁、恕、诚、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大道无为”,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对中国人心灵的慰藉,指出三家分别治世、治身、治心,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使中华民族具有百折不挠的韧性。
最后回顾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巨变,从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各派别为应对民族危机的探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目标。李怡鼓励同学们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书写人生华章。
授课结束后,团校优秀学员代表哈丽代姆·艾来提分享了她的收获与体会。她从思想提升、实践锻炼、个人成长三个方面谈到自己的收获,最后她表示:“作为团校的一员,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深感自豪,同时更加明白肩上的责任。未来要以党的旗帜为指引,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随后,赵金丹为团校各班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沙志远为本期团校作结业致辞。他提出三点对同学们的要求:第一点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要正确使用学习成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同学,使学习和行动永远在路上;第二点是希望大家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回答好“如何引领广大团员和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的必答题,用青年志愿行动引领广大青年团员;第三点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奉献中磨砺意志;踊跃参与社会实践,于调研里洞察社会百态。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刻苦钻研,用知识武装头脑,以智慧开拓未来,以创新为叶,蓬勃舒展。敢于突破传统,勇于探索未知,在创新中展现青春活力,为团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让奋斗之叶闪耀光芒。
最后主持人宣布高等工程师学院、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入团积极分子培训暨第306期团校开班仪式正式结束。此次团校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提高了技能水平,希望团校的学员们在今后的学业生活中砥砺前行、肩扛责任、心怀担当,在学生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为班级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责编:王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