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晚19:30,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一届“英文戏剧节”初赛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研究生邓崴文学姐、马融戎学姐、李彬学姐、战文慧学姐、张凯伦学姐担任评委,共计11支队伍参加比赛。
11组参赛同学们各自带来了精彩的剧目,舞台表现异彩纷呈,主题阐释鞭辟入里。
第一组《Mulan花木兰》
第一组同学服装道具精良、用流利的口语展现出了优秀的舞台,舞台完成度高。剧幕改编自《花木兰》,讲述木兰断发披戎服,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故事。
第二组《Life is beautiful 美丽人生》
第二组同学剧本设计贴合主题、多语演绎还原时代背景。改编自意大利著名同名影片,在德国法西斯捕杀犹太人时,一位父亲用生命换来了孩子美丽人生。即使背负黑暗、恐惧、绝望、仇恨,只要有爱构筑围墙,就将迎来明天的希望。
第三组《Flipped怦然心动》
第三组剧情贴合日常生活,用平凡的故事阐释了主题。展现出了少年青涩的情感变化历程。改编自同名剧目《怦然心动》,通过动人的演绎,向我们诠释了心动的意义。心动是爱自己再爱他人,愿意付出也不迷失自我。
第四组《On the Basis of Sex 性别为本》
第四组表演改编自美国同名电影,讲述了鲁丝职业生涯里为妇女平权作斗争以及与自己的家庭故事。不论男女,你可以手捧鲜花,也可以持剑而战。敬平等,敬自由。
第五组《Better Days of Us 少年的你》
第五组情感表达细腻,对比冲突使戏剧更有张力。陈念的校服使人回想起那些年青春时代的美好时光。少年有未来、有正义、有守护、有束缚,这是百般杂陈的青春。
第六组《Dead Poets Society 死亡诗社》
第六组短剧富有张力、诗意和激情,演员台词功底强,感情充沛,展现出了在传统守旧压迫下学生的反抗精神,体现了人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发人深省。
第七组《Becoming Jane 成为简奥斯汀》
第七组的演员英语发音地道,对表演节奏把握较好。年轻是傲慢与偏见,是独立与自主。爱情可以突破阶级的局限,突破世俗的眼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Jane,勇敢追爱。
第八组《The Timeless Hourglass 永恒的沙漏》
第八组同学对舞台细节处理完善。该剧改编自著名喜剧《麦克白》。因为时间不会停,所以一定有终点。真情的演绎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到底什么才是永恒的时空。
第九组《Dear Evan Hansen 致埃文汉森》
第九组采取歌剧形式展现,形式新颖,吸引观众。演员们通过演绎一个少年对从天而降的友人的拯救计划,来传递他们对于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的思考。
第十组《Encounter Sincerity 与心相遇》
第十组同学台词深刻、主题明确。与心相遇,每一次心动都是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每一次心动都是我们的成功之基。
第十一组《Lala Land 爱乐之城》
第十一组的歌剧加入舞蹈元素,使场内气氛更加活跃。爱乐之城,爱与梦想,无论如何抉择,在永恒的追梦之路上,感谢曾经遇到过你。
经过激烈的角逐,共有7个组的剧幕成功晋级,他们分别是《Life is beautiful 美丽人生》、《Better Days of Us 少年的你》、《Dead Poets Society 死亡诗社》、《Lala Land 爱乐之城》、《On the Basis of Sex 性别为本》、《The Timeless Hourglass 永恒的沙漏》、《Encounter Sincerity 与心相遇》。
在比赛的最后,战文慧学姐和李彬学姐进行了点评。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戏剧演出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在舞台上的进行演绎的同学们少年意气、神采飞扬、未来可期。
乘全球变换之风云、顺国际发展之趋势。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已经成为了文化之间交流沟通的纽带。通过语言和表演,演员们展现、传递他们对于“永恒”、“希望”与“爱”这些永远值得探讨的主题的深刻思考。第一届英文戏剧节的初赛就此落下了帷幕。近三个小时,舞台上的演绎承载着青春的逸动,每一个动作与对白都传达着对主题的深切思考。愿剧里剧外,你我都能演万般姿态,绎无限可能。
(责编:朱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