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二大节课社科2003班举行了第二次“新生成长对话课”,期中之后,我们在苏明星导员和小班李寒冰的共同帮助下一起回顾前一阶段的学习,并进行反思与新的规划。
第一个环节,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了“我心中的大学”,经过了上一次的新生课,大家对大学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要拿到一张毕业文凭那么粗浅,每个人都有了新的思考与展望:或许是好好学习收获知识,或许是结交珍贵的朋友拥有和谐的宿舍生活,也可能是参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工作培养自己的能力……这些小期待都被苏导和小班珍藏起来,成为我们大学一个阶段的成长记录。
第二个环节是苏导的介绍,对于专业和我们目前期中成绩的一波硬核分析。我们了解了各个专业的保研情况和毕业以后我们可能面临的不同选择,这有助于我们提前思考自己的大学重点,使自己变成有目标有规划的人。做一个有目标、有规划的人,才能使我们不虚度自己的大学生活,使我们的行为更有效率。虽然期中成绩可能会使部分同学感到小小的打击,但是苏导告诉我们:“不要纠结于已发生的事情该‘怎么办’,而要吸取教训,好好调整面向未来冲刺。”
接下来第三个环节是小班的分享,小班结合个人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在时间相对充裕,基础较为完备的大一认真学习英语做好积累是至关重要的,英语是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丢掉的技能,越精进越有益我们取得优势。小班还告诉我们,一时期中的小失败反而是鞭策我们好好学习及时反思的好机会,要珍惜得失。还有,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认真扎实读过几本专业书考出的90分和考前突击背完一本书考出的90分的收获必定是大相径庭的,我们的期待应该是真正收获知识,而非以应付考试为终点。
第四个环节,畅所欲言的分享——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目前对学习的认知,大家也慢慢发现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不再是少量知识下单一化地面向考试,而是侧重综合能力发展的培养与提高。不仅要会读书,更要会实践,学会与人合作,参与活动,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还有的同学提出了关于专业分流的一些问题,启发了大家共同思考。我们无需从一开始就认准一个专业方向,大一应扎实地学好通识课与专业课,在学习中建立对各个专业的真正认知,再进行理性的选择。
最后,新生对话课虽进入尾声,但是我们对于学习规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时间管理、成为健康自律的人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远未停息,社科2003,一直行走在越变越好的路上!
(责编:朱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