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新闻 院系新闻

攻玉之石 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杨洋——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杨洋,女,2000年3月出生,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学生。曾获人民奖学金三等、北京科技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三年累计获志愿工时160.5个;获英语专业专四优秀证书。

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所爱,怀揣着它们一路向前,这便是对我三年大学时光最好诠释。

学习篇

我的成绩并不十分出彩,大一学年尤甚,那一年我无缘任何一项奖学金或荣誉称号。所以在大一的小学期,我仔细思考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并决定要在来年的学习中奋起直追。大二一年成绩相比大一进步了13名,但终究还是与励志奖学金失之交臂。可我的进步使我明白,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而大三一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后我相比大二进步了7名,终于拿到了申请励志奖学金的答辩机会。

我学习比较注重功夫下在平时,在课堂上十分享受与老师互动的过程。大三一学年虽然课程难度骤增,但课程数量却相对较少,我有了更多时间打磨自己的平时作业和课堂展示,也不必因考试周要复习的科目太多而手忙脚乱。即使是疫情期间在家上课,受平台影响与老师课堂互动质量降低,我仍然坚持认真听每一节课,争取最大化吸收知识,筑牢自己的专业基础。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习成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我学习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兴趣。我选课时有幸抽中了几节我感兴趣的课。在这些课中我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我的生活也更多彩。此外我还旁听了一些感兴趣但没条件选修的课程。很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也感谢学识渊博的老师们,给我带来知识的盛宴。

我参加了很多竞赛,我享受备赛过程中的快乐,并且获得了成长。我参加过外研社杯的作文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学院举办的外文电影配音大赛、英语辩论赛等。我自行备考通过了BEC高级考试,获得了英语专四证书,也参加了CATTI的三级口译考试,在备考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口译的相关知识,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意义。

工作篇

我在大一下学年加入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了干事和副会长,平时主要负责发布志愿活动,招募志愿者以及活动后为志愿者们申请加工时;在学院举办大型活动如银杏之星评选及配音大赛时我也曾参与会务筹备的相关工作。同时也在学院307办公室担任事务助管,期间参与过院史的整理校对工作,也在帮导员们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的同时对学校各个部门、学院内的事务以及日常办公软硬件的操作更加熟悉。

大二时我担任国际处事务助管辅助办公。在国际处做助管的期间我不仅参与到了几次大型会议如京台高等教育论坛、北京科技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教育合作40周年纪念会的筹备工作,增长了见闻;也曾作为志愿者接待瑞典吕勒欧孔子学院的学生、美国圣基诺州立大学以及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孔子学院的来访师生,扩展了眼界;还参与了学校英文网站的建设、新闻稿的翻译、英文画册的校对和英文版纪实片的字幕添加的工作;另外长期从事新闻稿的推送工作以及在新闻网上上传新闻稿也增加了我对宣传工作的熟悉度。我认为这两年多的工作经历将使我受益终身。

在大二暑期经历了近一周的简历投递和面试后,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段正式的工作经历,这份实习不仅使我积攒了工作相关的能力,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投简历和跑面试那段时期的煎熬以及如何回应HR抛出的各类问题,从多个方面使我变得更加成熟。

第二段实习经历就在今年暑假,是培养计划中要求的专业实习。我参加了某部队的快讯编译工作,与我所学专业相关,这份实习极大锻炼了我的专业能力。而我一以贯之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我又一次得到了工作单位老师的好评,并在最后的实习答辩环节取得了95分的好成绩。

这两份实习都或多或少地使我懵懂地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用人单位渴望什么样的员工,同时也使我更加地珍惜轻松愉快的校园时光。

生活篇

平日没课的时候我偶尔在图书馆借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读上许久,偶尔和舍友们一起嬉戏打闹,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做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活动上;此外也会做一些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打排球和定向越野。我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做志愿活动。每一次志愿活动中都凝结着美好的回忆,对我而言都是新鲜有趣的体验。我也曾参与两次学校的排球比赛、三次定向越野比赛,觉得其乐无穷。

这些运动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将是我青春中极绚烂的一抹回忆。

学习经验

我的学习方法也很简单,首先是注重课堂效率,不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而是享受课堂互动,吸收知识的一种快感;其次,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但完成大多作业时我都是奔着尽善尽美的目标去做的;最后,要勇于挑战自己,克服畏难心理。第三点则是一个迎难而上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参加竞赛和准备证书考试,以及碰到极其繁琐的作业时耐下性子按要求完成,而不是敷衍了事。

责编:朱心韵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