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大跃进时期,是新中国历史上转折的十年。从1966到1976,我们的国家在发展方式上经历了艰难的探索,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较为缓慢。广大人民群众经历了大跃进时期的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条件在这十年中得到了缓解。
在这转折的十年中,我们一直在艰辛的探索。然而在艰辛探索中,仍然有许多仁人志士涌现出来,为新中国光辉的历史增添了一抹浓重色彩。而今,在新中国诞生七十五周年之际,我们回望过去,致敬英雄!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行打靶试验。核导弹的成功试射,表明我们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并取得了核弹头研制定型的完整经验,对加快我国战略导弹核武器的研制速度,增强国防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氢弹的爆炸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也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国防能力与国际影响力。
1970年4月24日,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搭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们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这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1970年12月26日,在党中央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中,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74年8月1日。该核潜艇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长征一号”,编入海军战斗序列,隶属于中国海军北海舰队。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能力,同时这艘核潜艇在服役期间表现优异,参与了多次试验和演习,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3年,袁隆平院士成功研制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杂交水稻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农业生态,推动了我国农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农民就业和收入的提高,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和17票弃权通过了第2578号决议,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从此,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高。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尖兵一号”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1月29日,卫星回收舱安全降落并回收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四三方案”或“43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0年代初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引入了一系列的重要化工企业项目,成为我国8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次大规模的引进是中国继50年代引进苏联156个工程项目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十年艰辛,十年光辉,我们不会否认过去的错误,同时也会赞颂曾经的荣光。我们反思过去,做好未来,今天的安宁和国家的安全乃至国际地位,都离不开这十年我国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今日的我们,更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完善自我,向更好的未来进发!
(责编:王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