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新闻 院系新闻

银杏实践速递 【疫路有你】记疫博物馆的重头戏来啦!.docx

路有你”寻访抗记忆实践团

北京科技大学“路有你”寻访抗记忆实践团团长为外国语学院的赵心怡,队员有同样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段方圆、赵晨辉和胡光辰,还有来自高等工程师学院的田紫维、周翔、敖英杰、张峻乾和周毅松,来自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王至成。“路有你”实践团以“记述抗故事,抗精神永流传”为实践主题,以记录宣扬2020年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的艰险历程与人物事迹为主要目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开发“记疫博物馆”小程序,搜集疫情期间各地、各行各业、不同群体的抗故事,以影像资料、文字记录、图画漫画等形式留存,保存一代人的抗记忆。

8月3号至8月5号,北京科技大学“路有你”实践队队长赵心怡、队员田紫维与王至成前往西安市阎良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专访活动,此次专访的对象是本院援鄂医疗队的全体队员。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援鄂医疗队于2月7日至3月30日之间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第八病区,所收治的病人全部为重症或危重症。

2020.08

流水日记本

天气:晴

温度:29℃

今天早晨,队员小田于上午十点前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进行拍摄背景的踩点,确定了明日采访的具体地点,将拍摄设备安排妥当。下午两点,田紫维与队长赵心怡、队员王至成胜利会师,开始了持续时间三小时的采访稿审核、流程彩排等工作。

8月4日份VLOG

天气:晴

温度:31℃

今日早晨八点,专访小分队抵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准备正式开始今日的专访。(有点小紧张呢~)

Part 1《领头雁》

被采访人:宋卓主任

宋主任向我们分享了援鄂医疗队在武汉遇到的困难、感动,并为我们介绍了疫情初期武汉的基本情况和医疗队员们的工作安排。

f3ee6841660c4977ac90b72ca6b111c5.jpg

被采访人:何乃宁护士长

护士长为我们讲述了很多包括自己、患者在内的抗细节与抗故事。

Part 2《“90”后》

被采访人:牛媛、张阳

二位姐姐作为出征武汉的“90”后医护,为我们介绍了不同于身经百战的专家们的感想与心理变化;并分享了出征前与父母和爱人进行交流的具体过程。Part 3《遗憾》

被采访人:莹、刘星

在本次采访中,我们还采访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整装待发却突然待命留守本院的几位医护。她们向我们分享了得知要去武汉、剃光了头发、得知需要留守西安支持本院工作这三个时间节点上心态的变化以及留在本院后的工作细节。

#8月5日份VLOG#

天气:晴

温度:35℃

今日早晨八点,专访小分队抵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准备正式开始今日的专访。(第二天了,已经不紧张了~)

Part 1《领头雁》

被采访人:樊丽娅主任

樊主任作为本次援鄂医疗队的队长为我们介绍了初到武汉与准备返回时武汉的疫情情况以及援鄂医疗队在武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况,并分享了自己在武汉遇到的感人或震撼的故事。

Part 2《“90”后》

被采访人:安琪、毛嘉玥

毛嘉玥小姐姐是腾讯封面人物,她非常细致地向我们讲述了家人对待自己前往武汉一线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大爱、愿牺牲的家庭。

安琪姐姐则讲述了自己前往武汉时的心情以及从普通青年到“英雄儿女”的心态转变。

Part 3《中流砥柱》

被采访人:张蓓、孙欣环、刘欢峰、谭超

"80"后作为此次出征武汉的中流砥柱,为医疗队的工作贡献了巨大力量。四位“80”后的医疗队队员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有的人告诉我们当时甚至已经想好了如果自己不能回来要把孩子托付给谁,这让小分队的队员们在摄像机前也不免流泪了。

ad99e372f8b94895a4395f79a4f7a328.jpg

Part 4《遗憾》

被采访人:章静

章静是一位内的小姐姐,她描述自己是嘴笨、话也不多。可是她的真挚与善意、对于留守本院一线工作安排的理解与认可、对前方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鼓励让我们感到非常敬佩!

(责编:吴雪薇)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