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新闻 院系新闻

银杏实践速递 【蒲公英 在路上】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看见~

北京科技大学甘露·蒲公英教育扶贫实践团希望通过开展调研活动收集需求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从而缓解部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孤独情绪,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有温度的暑假。

472aedf8c97048e6a37494ad7957c38a.png

2020年|夏

01实践选题

决战脱贫攻坚,服务家乡发展

02实践内容

课题来源及背景

随着社会化进程不断扩大,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携子女流动,很多小孩跟随父母走出乡村、小城镇,来到大城市展开全新的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挑战。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再加上疫情期间,工作停摆,日常开销难以维持,家庭经济压力陡增;同时学校的课程转为线上,课上学习时间缩短,课下学习自制力弱,家长辅导孩子课业能力不足,造成孩子们对课内课程掌握不牢,课外学习资源稀缺等问题,受教育质量下滑,学习方面矛盾更加尖锐。

了解到这些孩子的教育缺口问题和暑假期间缺少陪伴的现状,北京科技大学甘露·蒲公英教育扶贫实践团希望通过开展调研活动收集需求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从而缓解部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孤独情绪,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有温度的暑假。

项目概述

本实践活动着眼于针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教育扶贫,采取双线进行、多维并举的方式。

实践活动前期以调研活动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于疫情期间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情况以及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并对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学生针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制订计划,尽可能联系多方寻找到完善的解决方案。

后期以线上教育帮扶为主,将调研所收集到的信息转化为有针对性、系统的线上教育帮扶活动,通过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扶贫活动。

03可行性分析

实践对象

以城市流动人员随迁子女为调研对象,具有群体特殊性。了解生存生活现状、接受教育问题,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帮扶。

实践方式

线下调研与线上支教相结合

人员分配

团队根据队员特长分配教学调研任务;以领任务的方式激发队员积极性,锻炼能力;由专门负责人做出支教预算,管理资金的流动。

地域优势

合作学校位于北京,队伍成员半数位于调研、教育扶贫对应城市,熟悉学校情况,了解当地实地情况,易于展开实地调研。

安全预案

在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做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社会实践的前提下,团队成员避免跨省流动聚集与在外留宿,所有成员均在家乡进行活动。

ps:我们都有好好听话

绝不跨省流动!绝不聚集!!

04预期成果

1. 设计调研问卷了解流动人员子女生活、教育现状并联系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探索解决方案,有效帮扶。

2. 针对学生需求开展线上课程辅导,涉及3-4个年级,课时总量100小时。

3. 同愿意亲身参加社会调查的孩子共同制定计划,帮助他们进行改善群体生活及教育状况的尝试。

4. 实践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报告、访谈录及论文,制作微电影一部。

5. 募集图书300本,启动图书漂流计划。

6. 募集资金1000元,用于购置学习用品进行捐赠。

7. 对接学院青协,形成长期合作帮扶机制。

05现实意义

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存在缺陷,我们想为他们开办更具有针对性、更丰富的课程内容,弥补教育缺口!

随着支教事业的发展,众多大学生踊跃加入支教队伍,受到空间、时间限制的传统支教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志愿服务需求,教学资源、志愿者管理等都有待丰富和完善。为适应支教事业发展,我们采用线上支教模式,以探索平衡教育资源,丰富支教内容的新型教育道路。

责编:周博涵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