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新闻 院系新闻

周六十点半 朋友,请不要为清闲的日子羞愧

朋友,请不要

为清闲的日子羞愧

周六十点半

赶完最后一个DDL,关掉电脑的瞬间,你突然愣住:“周末空下来了……我该做点什么?”

刷到朋友圈里有人晒图书馆打卡、社团活动、实习日常,手指一滑,心虚地缩进被窝:“我是不是太躺平了?”



朋友,你有过类似这种想法吗?如果有的话,请给我几分钟,今天我想跟你聊一聊“自我批评”这个话题。

在心理学中,自我批评是许多人常常经历的一种心理状态,尤其是在面对生活中安逸或轻松时,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轻松的日子是“浪费”或“不值得”的,他们可能会感到愧疚,认为自己应该更努力、更忙碌。



可是我想说,朋友

清闲不是摆烂

而是给自己的「精神充电桩」

就像手机需要续航

人也需要空白时间去生长



清闲≠虚度,你在做更重要的事

那些“无所事事”的时光里:

瘫在宿舍看一部电影,是让大脑从公式定理中松绑;

和室友散步吹风打篮球,是在修复社交能量的电池;

甚至发呆放空、刷搞笑视频……

都是神经系统在悄悄清理缓存,

为了下周的pre、实验报告和小组作业,

你得先把自己充满电。





拒绝「休息羞耻」的3个理由



1

科学撑腰


心理学中的“恢复理论”证明——

适度休息后的效率提升23%




2

卷王也偷懒


你羡慕的“自律大神”,

背地里也会翘课补觉、点外卖追剧




3

人生是长跑


用短跑的心态冲刺四年,

只会提前耗尽热情——

“偶尔减速,才能看清方向。”





如何理直气壮地清闲?



在日程表里主动划出“无任务时间”;




对自我批评按下暂停键:

“刷两小时手机又怎样?

上周我熬了三天夜赶论文!”

把休息可视化:

用手机拍下今日“充电瞬间”——

可能是奶茶杯上的可爱涂鸦,

或操场角落一片心形的落叶。





最后:

若此刻你刚刚结束忙碌正躺在宿舍床上,

听着宿舍里别人的键盘声,翻书声

请对自己说:

“我有权让大脑吹吹风,

短暂的休整,是为了跑得更远。”

(责编:王钰健)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