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蒲公英教育扶贫实践团
D2
上午九点,北京科技大学甘露·蒲公英实践团“调研小分队”(不跨省市)来到了位于朝阳区皮村的同心实验学校。首先,甘露·蒲公英实践团成员对昨天未完成 “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情况的)社会调查”问卷的学生进行补录,增加了十多份新样本。
社会调查
九点半,更多的同学到达了学校。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曾毓坤老师对二、三、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如何开展社会调查”的授课,由社会情境入手,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情境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随后,详细介绍了角色、社会的概念、分配、社会调查及方法等内容。重点向学生传达了“当一个现象普遍化,则必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的观点。通过通俗化的举例,让同学们了解了完成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要求。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北科大小分队在听课和记录的同时也对曾老师的讲解进行了拍摄。
细致讲解
十点半,授课结束。学校请来了第一位小朋友的家长让小朋友亲自来进行采访,以锻炼小朋友的社会调查能力。曾毓坤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对小朋友未深入的问题进行了延申和扩展,并以此为例,传授给其他小朋友应该如何做社会调查的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位小朋友的母亲在疫情期间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已辞职,打算在小朋友上完小学后回老家发展。北科大小分队在一旁进行记录并观察学习,我们决定下周来帮助同学们对未来的生活和自己的心愿进行规划,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出一份力。
中午在同心小学的食堂吃了面条,食堂其实就是厨房,没有吃饭用的桌子,很逼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如果在学校吃饭是需要在厨房打完饭再回班里吃的。
下午,北科大调研小分队的同学依靠上午学来的经验协助另外两个小朋友对他们的家长进行了采访。一位小朋友父母离异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最大的心愿是可以见到妈妈。一位小朋友曾经身患重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两边的采访进行到高潮,双方家长和孩子都纷纷落泪,我们的情绪也为之波动。
结语
本次实践活动十分成功。随着我们与小朋友们的认识加深,小朋友们对我们也不再像昨天那么戒备和陌生,更愿意将自己的情况讲给我们听了。我们也随着认识的深入,对小朋友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下周帮助小朋友们做计划实现心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调研 · 尾声
2020年7月27日,北京科技大学甘露·蒲公英实践团开展了协同北京市朝阳区同心实验学校的线下调研活动的收尾工作。前期,经过问卷调查及一对一访谈,我团成员对进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具备了一定的认识。为使调研活动完整,我团设计了“心愿萌芽计划”——助力进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心愿,并期望能借此促进小朋友们形成“有梦敢做,变梦为现”的观念。
调研· 问卷补访
27号上午九时许,我团成员到达同心实验学校。虽然当天北京阴雨绵绵,但也没有阻挡同学们的热情。待同学们基本来齐后,我们便针对前期问卷及访谈遗漏了的问题进行补访,与同学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沟通。
放松 · 音乐课
随后,为了给小朋友放松心情,我们开设了简单的音乐课,由我校民乐团成员于溢涵同学带领小朋友学唱《时间都去哪儿了》,大家热情十分高涨,学习氛围轻松愉悦。
调研 · 心愿萌芽计划
据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小朋友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不能照顾到小朋友的三餐。也正是因为此,许多同学的心愿就是学会做饭/炒菜。所以,本次收尾工作便是带领小朋友们学会简单的烹饪,教授他们一些烹饪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心愿萌芽 · 外出买菜
十点半,学校老师带领我们及小朋友们到厨房挑选食材和厨具。在挑选过程中,我们积极的调动小朋友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程度内进行多人合作,完成了厨具及食材的搬运和清洗工作。随后,在咨询了小朋友们的意愿后,我们决定进行包饺子与炒菜的教学,并安排一部分同学留在学校——学习揉面的技巧,另一部分同学则跟随我们外出——学习如何买菜。在买菜的时候,菜店老板了解到我们是参与社会实践的志愿者,主动赠送了我们葱姜蒜等调味料,还说“你们是做志愿,那我也要做一点”,让我们倍感温暖。
心愿萌芽· 动手操作
十一点,买菜归来,揉面工作也步入到了尾声。为保证小朋友们的安全,一切需要用刀的程序都由我团成员完成。在经历了剁馅、和馅、擀面等准备过程后,我们便交由小朋友自己尝试包饺子的工作。小朋友们很喜欢这样动手参与的过程,八人合作,一起包了将近100个饺子。与此同时,另外一边希望学习炒菜的同学,也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了西红柿炒鸡蛋、火腿肠炒蛋和炝炒油麦菜。可能是因为自己亲手所做,小朋友们都吃的非常开心,看着他们灿烂的笑脸,我们的内心也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
心愿萌芽 · 整理打扫
饭毕,稍作休息后我们便组织小朋友一齐进行了清洁打扫工作,将实践场地恢复至原状,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调研 · ENDING
至此,我们的线下调研活动就画下了圆满的句点。时间虽短,情谊却长。与孩子们的交流让我们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希望我们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不止是一次短暂的邂逅,而是一段余韵悠长的相逢。
(责编:赵晗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