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4日,毛泽东在宁冈砻市举行的庆祝朱毛两军会师并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大会上讲话。讲话指出这次两军会师具有历史意义,并代表第四军军委宣布“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三大任务是:(一)打仗消灭敌人;(二)打土豪筹款子;(三)做群众工作。三大纪律是:(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难忘瞬间
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形成于建军初期。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同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1月,部队进驻遂川县城,分散到县城周围农村发动群众时,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同年3月底,部队到达湖南省桂东县沙田村。4月初,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将“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
1929年1月,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六项注意”中又增加了两项:洗澡要避女人、不搜俘虏的腰包,形成了最初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此后,随着工农红军的步伐一路向前,走过大江南北,党对部队的纪律要求不断丰富发展。
三大纪律中,“行动听指挥”改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
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原先在南方宿营时要用“门板”和“稻草”铺地睡觉的情况,在红军主力长征转移到北方以后不再有了。这两项内容因与革命斗争的需要不相适应,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就不再出现。“八项注意”的内容相应地补充完善为: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1935年10月,红1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在给官兵讲解布告时想到,如果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军纪条文编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歌词,更便于红军官兵牢记。于是,他与任宣传科科长的刘华清商量,借用鄂豫皖苏区流行的歌曲《土地革命已经成功了》的韵律,完成了《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由于歌词易记、旋律简单,这支嘹亮的军歌很快在部队中传唱开来。战士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歌唱中重温纪律要求,人民军队的好作风也随着清脆的歌声传播开去。
1947年10月10日,由于解放战争对人民军队的政治纪律、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提出更高要求,毛泽东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又称“双十训令”),对原先“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的内容作了统一规定。《训令》指出:“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颁布。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总政治部根据训令内容,于1950年和1957年两次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进行修订,确定出标准的歌词,让人民军队牢记每一块土地都有自己的光荣,无论什么时候,党和军队的纪律要求都不能丢的使命。
瞬间摘记
下面让我们一起
重温一下歌曲中饱含深意的歌词吧!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责编:梅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