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离我们很远,他们在大江南北,祖国各地;有这样一群人,离我们很近,他们在大街小巷,触手可及;世人早已习惯了尘世的繁华,都市的喧嚣;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却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宁静淡泊,独守寂寞;他们不为名利,于闹市之中保持一份安宁;他们是散落在华夏大地的璀璨明珠——非遗传承人。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缘分,这个夏天,十二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因为一样的志趣相聚在了一起,组成了北京科技大学华夏拾遗寻觅德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践团,怀揣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情和愿望,坐了长达十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四川德阳。在前期准备过程中,他们已经在学校和网上分发共300份调研问卷,了解同学们和普通民众对德阳潮扇的了解程度,明确了研究方向。
刚到德阳,队长就和实践团成员就紧急联系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和传承人,确认采访时间和召开会议分配工作明确安排计划,7月30号,他们来到了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文化馆,有幸邀请到了文化馆的副馆长刘婷婷女士,她热情地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通过采访,他们了解到德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但目前潮扇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潮扇制作工艺复杂,市场不好加上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因此潮扇的知名度不是很大,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传承人很少。但在潮扇的展厅还是有很多做工精美的潮扇艺术品。
8月1日到8月4日,实践团成员分别对德阳潮扇仅有的两个传承人进行了采访。首先去到的是杨占勇老师的工作室,一个名叫“竹木缘”的雅居,潮扇的灵魂是竹子,做潮扇就是与竹子结缘,故而为名。采访完杨老师之后,队员们又来到德阳市文化馆,在潮扇展厅他们见到了龚德江老师以及他的爱人和女儿,在这里,除了对龚老师进行采访,队员们还了解到很多有关潮扇的故事。虽然两个传承人应该是同宗同源,但他们在对待潮扇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不同。龚老师认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保证它的原汁原味和独特性,比如它的葫芦形,而杨老师更倾向于去发展一些衍生品,形成一个做潮扇的产业链,因此杨老师做了很多有关潮扇的新产品,比如潮扇形状的项链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队员们会继续采访龚老师,并向当地群众进行问卷调研,举办一些宣传活动,然后整理资料,研究讨论关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德阳潮扇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出结论,确定方案,然后联系当地政府,提出建议,并撰写实践论文,制作微电影。
(责编: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