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单位)、学生科创团队、创业校友: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持续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助力学校“钢筋铁骨”育人模式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现由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北京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友会办公室联合开展2025-2026“鼎新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鼎新计划”),具体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与方式
“鼎新计划”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以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展转化为目标,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作为锻炼平台,聘请创投机构投资人、专家教授进行授课,以商业学习、融资实战、竞赛锻炼等形式进行培养,提升学生对公司运营、科转政策、技术估值、股权融资等方面的理解认知,打造竞赛“商学院”,助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钢筋铁骨”的新时代青年科创人才。
二、报名资格
以项目的方式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申报,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可以是2026年6月1日以前在读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学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可以是2020年及2020年后从我校毕业的校友。若在校生将于2026年6月毕业,无论毕业后外校读书、出国或工作,2026年当年均可以我校学生身份参加2026年“挑战杯”“国创赛”(含当年6月之后举办的国赛),校友参赛的具体要求见本通知第五部分。
要求报名的学生和校友有意愿于2025年成立公司并真实开展商业运营,目前未进行工商注册和已工商注册的项目均可报名。对于已工商注册的项目,在报名时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营业执照、股权结构等材料)。已工商注册项目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
三、申报项目要求
项目团队应把握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要求,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结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项目规划和发展,按以下五个方向进行项目设计: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量子技术、元宇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区域合作,或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申报和遴选
1.申报方式。申报分为集中申报和常态申报,金数据报名链接为https://jsj.top/f/h3z5Tt,集中申报截至2025年5月11日24点,集中申报截止后,学生和校友还可继续填报链接进行常态申报,经学校评估后,将合适的项目纳入“鼎新计划”进行培养。学校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须填写申报表(见附件),由实验室负责教师签字、学院盖章后,将电子版上传至链接处。非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只需填写链接,无需提交电子版盖章申报表。
集中申报截止后将开展遴选评审,入围的项目可参加各类培训培育活动,后续常态申报的项目可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了解前期培训内容。鼓励学生和校友进行集中申报。
2.遴选安排。报名后学校将邀请投资人、校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开展评审,入围的项目开展培育。相关培训和课程内容将公布在“北科大创新创业竞赛”公众号和视频号等相关平台,供未入选的团队及全校学生学习。
五、培育计划
1.商业学习。针对公司注册、公司运营、学校科转政策、技术估值、股权架构、融资案例、国家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授课,撰写合理可行的商业计划书。
2.融资实战。鼓励项目团队成立公司,学校向科技园、校外机构推荐入驻孵化,同时邀请校友投资人、校外机构投资人、政府产投基金,开展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助力项目获得融资。
3.竞赛锻炼。根据项目情况及赛事要求,推荐参加教育部主办的2025年、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创赛),团中央主办的2026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创业竞赛),以及北京市教委主办的“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其中,“国创赛”“京彩大创”要求校友参赛为五年内毕业、年龄未超35岁,2020年及之后毕业的校友可参加2025年“国创赛”“京彩大创”,2021年及之后毕业的校友可参加2026年“国创赛”“京彩大创”。2026年“挑战杯”创业竞赛要求只能本科生和硕士担任项目负责人,博士可作为项目成员参赛。硕博连续和本科直博的前两年,可以硕士身份参赛。具体以当年的竞赛通知为准。
六、资源支持和奖励
1.专业师资。依托学校校友企业家俱乐部和创业、投资校友开展专业培训,同时邀请熟悉挑战杯、国创赛专家深度解析竞赛规则和材料撰写细则,对项目商业计划书进行质的提升,优秀的项目将请专家进行全程1对1指导。
2.资源匹配。在年内成立公司的项目,可申报学校2026年“种子计划”,可获得“贝壳种子基金”资助并入驻学校“创空间”。为优秀的项目匹配PPT美化、视频制作等参赛资源和参赛经费支持,有意向注册成立公司的,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推荐合适的场地进行工商注册。
3.竞赛奖励。获奖的项目团队及指导教师可按照《北京科技大学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办法》和《北京科技大学学科、科技竞赛奖学金实施办法》进行奖励。同时可获取竞赛主办单位的奖金,如“京彩大创”冠军团队奖金20万元、每支亚军团队奖金10万元、每支季军团队奖金5万元。
七、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校团委 苏烜、阮星凯
联系电话:62334563
联系地址:学院路校区七斋学生活动中心团委224室
共青团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
2025年4月28日
附件:
2025-2026“鼎新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申报表
项目名称 |
负责人姓名 |
||
负责人学历和年级 |
负责人手机号 |
||
负责人学院 |
项目相关学院 |
(可多学院联合申报) |
|
项目简介 |
|||
项目所依托的实验室情况 |
|||
实验室 (科研团队) 意见 |
本实验室有意愿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或以第一完成人申请专利及软著,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国创赛等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同意支持学生成立公司、开展科技成果展转化工作。 实验室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学院(培养单位)意见 |
学院领导签字: 学院盖章: 年 月 日 |